【原文】
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意译】
老子告诉大家:紧接前两章,老子给大家论述认知道的性质和规律有什么用处。
因为大道废弃了,国家才提倡(才有了)“仁义”。狡诈奸猾的智(投机取巧的心机)出现了,才有了狡诈和虚伪。对于家庭来说:六亲之间不和睦了,才需要推崇对长辈的孝道,对幼儿的慈爱。对于国家来说:君臣昏庸,百姓混乱了,才出现了忠臣。(可以看出道的作用有多大,认知“道”的性质和规律有多重要。)
【感悟】
本章老子通过列举事实,告诉我们认知道的重要性。
1、当国家提倡“仁义”的时候,就说明大多数人都不“仁义”了,这时就需要修大道。这是国家不遵循道的恶果。
2、当聪明智慧的人多了就会出现狡诈和虚伪的人。这是社会不遵循道的恶果。
3、当家庭六亲之间不和睦了,说明对长辈不孝道了,对幼儿不慈爱了,就要提倡孝道和慈爱。这是家庭不遵循道的恶果。
4、当国家君臣昏庸,百姓混乱了,说明忠臣少了奸臣多了,就要提倡忠臣。这是圣君不遵循道的恶果。
5、体现了老子辩证法的哲学思想。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是遵循了道的规律,仁义、孝道、忠义等都自然形成,不需要提倡和规范,你不断提倡就说明缺少了、没有了,仁爱、孝道、忠义。
6、体现了老子与孔子的哲学思想不同,思维方式不同。老子思想是遵循道的规律,遵循自然的规律。老子是站在宇宙的高度,看待万物,人属于万物,属于道,一样要遵循道的规律,遵循自然的规律。孔子的哲学思想是站在人类社会中研究人类社会,发现人类社会中的矛盾,用仁、义、礼、智、信来规范人的行为,可是孔子的思想又是建立在等级制度的基础上的仁、义、礼、智、信。提倡爱有差等,礼有尊卑。所以孔子的思想首先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但是这两者是矛盾的,你要是遵从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就不可能做到仁、义、礼、智、信。
7、无论是国家、社会、家庭、个人都要遵循“道”的原则和规律,遵循“道”的原则和规律是非常重要的。
8、认知“道”的重要性
对个人来说不遵从道,就失去了仁爱。
对家庭来说不遵从道,就失去了孝道和慈爱。
对社会来说不遵从道,就产生了狡猾智慧,出现了狡诈和虚伪。
对国家来说不遵从道,就需要提倡忠臣。
因此认知“道”是很重要的。
9、老子的慧智和我们今天的智慧不是一个意思,我们今天的智慧是指生物所具有的基于神经器官(物质基础)一种高级的综合能力,包含有:感知、知识、记忆、理解、联想、情感、逻辑、辨别、计算、分析、判断、文化、中庸、包容、决定等多种能力。智慧让人可以深刻地理解人、事、物、社会、宇宙、现状、过去、将来,拥有思考、分析、探求真理的能力。老子这里的慧智是指奸诈狡猾的智力,这种智力是不可提倡的,慧智这种智力对社会的危害是非常巨大的。老子在提倡,聪明智力要用到正道上,不要用到邪道上。
10、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但是要注意对孩子的教育就更需要对聪明智力的使用方向的培养教育,要把孩子的聪明智力,引导培养用到正道上,不要用到邪道上。这样就要求家长从小就要注意引导和修正,否则是非常可怕的。
查看更多《道德经》内容,请关注“福乎”公众号,搜索“道德经”或“老子”。
作者简介:陈少毅,汉族。1962年5月4日出生,大学本科学历,中教高级职称,高级中学教师,现在退休。(想认识陈少毅老师,可添加微信sheduoduo2020,帮你对接)
陈少毅——在这里我给大家讲道德经,一个目的,就是弘扬中华文化,传播正能量。让世界人民:看看中国有没有哲学家,看看中国有没有科学家,看看中国有没有理论家。让世界人民看看我们有如此灿烂的文化瑰宝,让世界充满慈爱和和谐。构建中华民族文化“以民为本”的思想、“天人合一”的思想、“平衡和谐”的思想、“广博慈爱”的思想、“与人为善”的思想、“勤俭素朴”的思想、“利而不害”的思想、“为而不争”的思想。
注:上述诠释解读,是陈少毅老师的个人观点,福乎站在中立观点予以推荐分享,以期各位朋友参考借鉴,建议大家也保持此理念。如果有不同观点,也特别欢迎,可以留言分享,也可以加入《道德经》免费学群,一起交流探讨。感谢关注,并请多提建议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