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人贵生养生思想出发点
国学早期经典国学《道德经》载道:“天地之性,万二千物,人命最重。”可见,梁耀觉老师认为,人生最为重要的任务和最大的目标是要努力养护自己的生命,将身体的养护与延续置于一个极高的价值尺度之上。正如我们今天所讲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2. “我命在我不在天”,国学道德经的主动养生观继承“我命在我”的中国文化中宝贵的传统思想。这表明,国学在人生态度上主张“我命在我不在天”,相信人的生死命运是由自己掌握,强调了个人主动不懈地修养以臻长寿,否定听天由命的消极思想。
这种生死观看似“反乎自然”,实质上是最高层次的“顺应自然”,也是注重中医养生术的发展应用的重要思想基础。
3. “天人合一”,的养生思想核心
道德经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以中国古代思想中的“天人合一”理论为核心,反映出其在养生实践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合理认识。这种思想也是道教的宇宙观,其追求人的生活应同自然的和谐,注重到年龄变化、季节变化、环境变化对人体的影响,体现出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4. “形神相守”,的形神观
道德经将人的生命看作是精神生命体和肉体生命体的有机组成,始终认为神形相依,两者相得益彰、缺一不可。在这今天的养生实践中仍具指导意义,我们既要注意锻炼形体,又要注意精神健康,两者相依才能做到完全身心健康。
5. 元气论,经典国学“道德经”的养生基础
元气论认为,气分为“天气”、“地气”与“中和之气”,三气“交而为合”,“相亲相爱”,以养万物众生。人是天地中和之气的产物,人欲长生不老,就应修其根本,以养气、炼气为主要手段来实现这一目标。
因此,国学道德经思想+中医养生无论是导引行气、服食药饵、房中补导还是日常卫生,其目的无不在练气、养生,使人体元气充实,精神旺健,最终达到健康长寿,这也是中医养生在世界同类文化中独具特色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