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产业平台 » 新闻资讯 » 东方智慧养生 » 道德经 » 正文问道中医 健康运动养生 东方智慧养生 家风家道 饮食药膳 资讯总汇 康养健康 

《道德经》第九章:​人生的行为准则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8-17  浏览次数:288
 《道德经》第九章:人生的行为准则

 

【原文】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chuǎi)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yí)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意译】

老子告诉大家:人生的行为准则

 

手里拿着再多的财富,也不能满足自己的私欲,腰里揣着再锋利的佩剑,也不能保你长命。(原因是你的私欲太重)

 

金玉满堂,谁能守藏?富贵而骄横,自埋祸殃。功成身退,是最应该奉行的行为准则。

 

【感悟】

生活就是人的行为过程,即人生的过程。老子告诉大家:人生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

 

1、行为准则。

(1)不要贪图富贵,私欲太重。

(2)不要锋芒毕露,过于张扬。

(3)不要金玉满堂,还贪得无厌,要适可而止。

(4)不要富贵而骄横,这是自埋祸殃。

(5)不要功成邀功,要功成而身退。

 

这是最应该奉行的行为准则,本章老子进一步阐述了他“功成身退”的为官思想。

 

2、本章老子最后的总结是“功成身退”,老子认为“功成身退”是最应该奉行的行为准则。

 

3、老子认为自己有很多财富了,就应该知道回报,不要贪得无厌,这样就产生了私欲、贪欲,私欲、贪欲太重的人会折寿的,你就是腰佩利剑,也不能保你长命。

 

4、老子认为财富多了,就会锋芒毕露,到处张扬,这样富贵就难以长久,金玉满堂,还贪得无厌,要知道适可而止,否则会守不住的。富贵而骄横,这就是自己给自己埋下了祸殃。功成了也不要邀功,功成了就要知道身退,这样才能益养晚年。功成身退,是最应该奉行的行为准则。翻开世界历史看看,多少功臣不得善终,这都是违背了道的这一规律。

 

5、老子告诉我们要遵循自然之道,做事要留有余地,不可固执和执着过度,不要私欲太重,过度了就会引来祸患。

 

6、对孩子的教育要注意培养“适度欲望”即通过努力就能实现的愿望。做任何事都要注意适度,平时就要随时进行教育引导,“适度欲望”的教育需要长期进行,是个漫长的过程,是个很难的过程,从小就要给他她种下“适度”的种子,到大了才能把握住“度”。更不能放任孩子,使他形成贪欲。对孩子在学校的学习不要一味地强调考第一、争第一,要根据自家的孩子的具体情况对孩子进行要求,要给孩子提出适度的目标,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使孩子快乐的学习。不要使孩子从小就形成过度的欲望,过度的欲望就是贪欲,贪欲一旦形成,孩子就会失去快乐,孩子就会抑郁,孩子的人生永远得不到安宁。

 

查看更多《道德经》内容,请关注“福乎”公众号,搜索“道德经”或“老子”。

 

作者简介:陈少毅,汉族。1962年5月4日出生,大学本科学历,中教高级职称,高级中学教师,现在退休。(想认识陈少毅老师,可添加微信sheduoduo2020,帮你对接)

 

陈少毅——在这里我给大家讲道德经,一个目的,就是弘扬中华文化,传播正能量。让世界人民:看看中国有没有哲学家,看看中国有没有科学家,看看中国有没有理论家。让世界人民看看我们有如此灿烂的文化瑰宝,让世界充满慈爱和和谐。构建中华民族文化“以民为本”的思想、“天人合一”的思想、“平衡和谐”的思想、“广博慈爱”的思想、“与人为善”的思想、“勤俭素朴”的思想、“利而不害”的思想、“为而不争”的思想。

分享与收藏:  新闻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新闻视频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最新文章

版权所有:医养产业平台 备案号:辽ICP备2020012172号-1
Copyright © 2020辽宁省佑生健康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d
免责声明:本平台为一站式养生平台,所载内容来源,除本网站所创作及编写外,也有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意在分享对读者有价值的资讯。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创作者或机构所有。利他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去!感恩智慧的原创作者的辛勤付出及利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