诀曰:服内气之妙,在乎咽气。
世人咽外气以为内气,不能分别,何其谬哉?
吐纳之士,宜审而为之,无或错误耳。
夫人皆禀天地之元气而生身,身中自分元气而理,每因咽及吐纳,则内气与外气相应,自然气海中气随吐而上,直至喉中。但候吐极之际,则辄闭口,连鼓而咽之,令郁然有声汨汨,然后男左女右而下,纳二十四节,如水沥沥分明闻之也。如此则内气与外气相顾,皎然而别也。
以意送之,以手摩之,令速入气海。气海,脐下三寸是也,亦谓之下丹田。
初服气人,上焦未通,以手摩之,则令速下。
若流通,不摩亦得。一闭口,三连咽,止。干咽号曰云行。
一嗽口咽,取口中津咽,谓之雨施。初服气之人,气未流行,每一咽则旋行之,不可遽至三连咽也。
候气通畅,然后渐渐加之,直至于小成也
。一年后始可流通,三年功成,乃可恣服。
新服气之人,既未通,咽或未下,须一咽以为候。但自郁然有声,汨汨而下,直入气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