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产业平台 » 新闻资讯 » 家风家道 » 传统文化 » 正文问道中医 健康运动养生 东方智慧养生 家风家道 饮食药膳 资讯总汇 康养健康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成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12-05  作者:应妮  浏览次数:536
 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大显身手的中医药,成为民众关注热点。25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在北京成立,旨在推动中医药非遗的保护、传承、利用与发展。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原院长、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代表性传承人曹洪欣教授当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会长。

  他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将致力于推动中医药非遗的保护、传承、利用与发展,解决中医药非遗工作发展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让中医药非遗传承“活起来”,为中医药非遗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据介绍,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有137项传统医药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医针灸”和“藏医药浴法”先后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2—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通过国家非遗保护专项资金支持1.13亿元用于中医药非遗的保护传承。其中,补助8617万元支持中医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保护传承;补助1190万元支持中医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补助1520万元支持对38名中医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展记录工作。但在保护中还存在扶持资金不足、后继乏人、发展方式单一、标准建设缺乏等问题。

  文旅部副部长李金早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医药非遗成为重要战“疫”生力军。国家级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伯礼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院士等奋战在抗疫一线,曹洪欣教授带队组建国际首个中医药互联网抗疫平台,为挽救许多患者生命贡献力量。中医药非遗保护传承发展任重道远,需要有识之士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破解难题。

  与此同时,为加强对中医药非遗工作指导与支持,大会还宣布组建中医药非遗协调委员会,由李金早兼任主任,张伯礼、黄璐琦等多位院士任副主任。

分享与收藏:  新闻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新闻视频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最新文章

版权所有:医养产业平台 备案号:辽ICP备2020012172号-1
Copyright © 2020辽宁省佑生健康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d
免责声明:本平台为一站式养生平台,所载内容来源,除本网站所创作及编写外,也有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意在分享对读者有价值的资讯。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创作者或机构所有。利他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去!感恩智慧的原创作者的辛勤付出及利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