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只有十六个字,却说说尽了人心如何、道心如何、该怎么做。
“人心”就是寻常凡夫俗子的这颗心、世俗之心。“人心惟危”,就是说世俗之心是“危”的、危险的、可怕的。
那么,怎么个“危”法呢?随顺世俗之心,人可能会会被带入迷茫、困惑、痛苦之中,轻则难得自在、不得喜乐,重则将原本光明的心性带入万劫不复的深渊,碌碌一生,终无所成,这就是“人心”的危险。
为什么“人心”是危的呢?因为“人心”受欲望、情感、观念的牵制和左右,会着随着这些走向人性的迷失。
“道心”就是道的本质,“道心惟微”,道是微妙的,看不见、摸不着,却是万事万物的根本,是成圣成贤的依怙。
“人心”“道心”都是我之心,转之在我,那么如何转人心为道心呢?也就是:“惟精惟一”。
“精”即纯粹,“一”即只有一个,没有其它的。“惟精惟一”就是纯粹的一、绝对的一,在功夫上是置心一处,在境界上是“天人合一”。转“人心”为“道心”是中国古代圣贤君子的追求,是“内圣外王”之道,也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追求。
“人心”转为“道心”后,入世层面的为人处世、进退取舍等该怎么做呢?要“允执厥中”,就是践行中道,以“道心”行凡夫俗子之事,不住于真,亦不住于俗,亦真亦俗,真俗不二。
这是上古圣王相传的修心要领,也是中国的道统之源,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子......一直流传下来,是中国人精神深处的向往。
(图片转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