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自我规范的方法
【原文】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xiào)。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zhǎng)。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意译】 老子告诉大家:自我规范的方法
天下的人都以为我说的道极大,好像不相符。 因为我前面给大家讲的道是万物之母,它最小,所以似乎不相符。
如果相符,时间长了又会感觉到它很细小。
我有三宝,把握住它,而使它保持本性。 一是慈爱;二是勤俭;三是不做自以为天下先的事。
因为慈爱,所以能勇斗; 因为勤俭,所以能广积; 因为不敢做自以为天下先的事,所以能成器长远。
现在的情况是: 舍其慈爱,并且只有勇斗; 舍其勤俭,并且就没有了广积, 舍其后,并且只是争先,所以死矣。
由于慈爱的力量,战则胜,守则固。
上天都将救护它,用慈爱来保卫它。
【感悟】 本章老子是在用道规范自我,为人师范。
1、“天下皆谓我道大”这一句可以证明老子的道早已传播,另外从孔子向老子问道,也能证明老子的道和老子的思想早已传播,但《老子》这本书可能是在函谷关问世。说明老子的思想没有得到世人和统治者得认可或接受。
2、老子的三宝:慈爱、节俭、不做自以为天下先的事。这也是老子为人处世的方法。
3、慈爱的力量,战则胜,守则固。
4、“三宝”,就是老子想出来的办法,即采用举例的方式让人们理解“道”,接受“道”的应用价值。用这三个例子来说明“道”的应用价值。
5、三“宝”之中,最根本的还是“慈”。慈爱永远是人类最伟大的力量,是最受上天赞美和佑护的。慈爱的力量可以击退一切来犯之敌。天要灭亡的,永远只是那些失“道”的国家而不是弱国。为什么弱国、弱民族不会被灭亡?那是因为“天”在救它。“天”为什么要救它?因为它有人类最宝贵的东西——慈爱。
6、老子对自己的规范: 慈爱、勤俭、不做自以为天下先的事。
7、老子“不敢为天下先”的意思 根据老子的两对辩证关系的思想模型 不敢与敢 先与后
选择不敢先,是上策。上德之人是不敢做自以为天下先的事。
选择敢后, 是下策。下德之人是敢做自以为天下后的事。选择不敢后,是中策。上仁之人是不敢做自以为天下后的事。选择敢先, 是中策。上义之人是敢做不自以为天下先的事。所以“不敢为天下先”的意思是不敢做自以为天下先的事。
5、“节能减排”的根 当今世界由于工业的高速发展,给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严重危害着我们人类的身体健康,世界各国都认识到了这一点,这是可喜可贺的,中国为此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并且付诸了行动,党中央做出了有效的发展战略,引导经济转型。
人类要彻底解决污染问题,真正做到节能减排,就要找到环境污染和节能减排的根在哪里?只有找到了根,才能彻底解决污染问题,真正实现节能减排。
环境污染和节能减排的根在浪费,文明的发展使人类形成了过度的浪费,浪费成了时尚,浪费成了习惯,浪费成了荣耀。一味地追求利润,一味地追求GDP,经济再不转型,人类将自掘坟墓。
人类将节能减排都盯在烟筒上,汽车上,这只是表象,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烟筒是本质,根子是人类在崇尚浪费,过分浪费,如此理念推动的文明,越文明浪费越大。想想我们现在的包装业,很多食品药品化妆品的包装已经远远超出了商品本身的价值,这些浪费需要多少烟筒?房子是用来炒作的了,不是用来住了,衣服失去了本来的功能,吃饭已经不是为了提供营养的了,汽车已经不是带步的了,因为很多时候开车比走路还慢。想想看这难道就是我们人类追求的文明吗?
当今世界的做法是发达的国家将烟筒,转移到了落后的国家,对地球来说污染并没有得到解决,污染不但不会降低而且还会不断加大,因为人类的理念没有变,思想没有变,根就不会变。
所以,要彻底解决环境污染和节能减排的问题,必须首先解决人类的理念和思想,建立崇尚勤俭节约的理念和思想。这是全人类的事,不要以为你有钱了就可以浪费,因为你的浪费损害的是全人类的身体。我们人类就一个地球,人类就是一个村---地球村。烟筒无论搬到哪里它仍然属于地球村,请不要忘记大气是循环的。党中央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是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老子2500前就给我们人类制定好了人类发展的理念:”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这才是人类应该崇尚的文明,优秀的中华文化,将引领世界走向真正的人类文明。
9、对孩子的教育要从小培养孩子形成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建立勤俭节约的美德。
查看更多《道德经》内容,请关注“福乎”公众号,搜索“道德经”或“老子”。
作者简介:陈少毅,汉族。1962年5月4日出生,大学本科学历,中教高级职称,高级中学教师,现在退休。(想认识陈少毅老师,可添加微信sheduoduo2020,帮你对接)
陈少毅——在这里我给大家讲道德经,一个目的,就是弘扬中华文化,传播正能量。让世界人民:看看中国有没有哲学家,看看中国有没有科学家,看看中国有没有理论家。让世界人民看看我们有如此灿烂的文化瑰宝,让世界充满慈爱和和谐。构建中华民族文化“以民为本”的思想、“天人合一”的思想、“平衡和谐”的思想、“广博慈爱”的思想、“与人为善”的思想、“勤俭素朴”的思想、“利而不害”的思想、“为而不争”的思想。
注:上述诠释解读,是陈少毅老师的个人观点,福乎站在中立观点予以推荐分享,以期各位朋友参考借鉴,建议大家也保持此理念。如果有不同观点,也特别欢迎,可以留言分享,也可以加入《道德经》免费学群,一起交流探讨。感谢关注,并请多提建议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