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得道方为天下贵
【原文】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意译】 老子告诉大家:得道方为天下贵
明白道的人是用心悟出来的,不是用嘴说出来的,整天到处说它得到了道,理解了道,说明他根本不明白道,不理解道。(因为道还有很多噢秘没有被我们认知,还有很多噢秘需要我们去研究。)
塞住危险到来的入口,关闭危险进入的大门,
挫败危险的锐气,缓解危险的纠纷。 缓和危险的光芒,搅和危险的尘埃。
这些都有微妙的相同之处。(这些都是道的作用)
所以,对道来说:
不可以,为了得到它而亲近它, 不可以,为了得到它而疏远它; 不可以,为了得到它而利用它, 不可以,为了得到它而损害它; 不可以,为了得到它而尊贵它, 不可以,为了得到它而贱踏它。
所以说,得道方为天下贵。
【感悟】 本章老子通过列举的方法总结出:得道方为天下贵。这也是对第三部分的总结。
1、道不是用嘴说出来的,道是用心悟出来的。了解了这个才能真正理解“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并不是道不能说,而是要想真正的理解道的真谛,必须要用心去体会。知道道的人是用心悟出来的,不是用嘴说出来的,整天到处说他得到了道,理解了道,说明他根本不明白道,不理解道。说明他没有悟出道的真谛。因为道还有很多噢秘没有被我们认知,还有很多噢秘需要我们去研究,去探索。
2、老子通过得道方为天下贵,对第三部分进行总结,结束第三部分,紧接着老子进入了第四部分、论方法。第四部分从第五十七章开始到第七十六章结束,老子用了二十章,来论方法,可见老子对论方法的重视。
查看更多《道德经》内容,请关注“福乎”公众号,搜索“道德经”或“老子”。
作者简介:陈少毅,汉族。1962年5月4日出生,大学本科学历,中教高级职称,高级中学教师,现在退休。(想认识陈少毅老师,可添加微信sheduoduo2020,帮你对接)
陈少毅——在这里我给大家讲道德经,一个目的,就是弘扬中华文化,传播正能量。让世界人民:看看中国有没有哲学家,看看中国有没有科学家,看看中国有没有理论家。让世界人民看看我们有如此灿烂的文化瑰宝,让世界充满慈爱和和谐。构建中华民族文化“以民为本”的思想、“天人合一”的思想、“平衡和谐”的思想、“广博慈爱”的思想、“与人为善”的思想、“勤俭素朴”的思想、“利而不害”的思想、“为而不争”的思想。
注:上述诠释解读,是陈少毅老师的个人观点,福乎站在中立观点予以推荐分享,以期各位朋友参考借鉴,建议大家也保持此理念。如果有不同观点,也特别欢迎,可以留言分享,也可以加入《道德经》免费学群,一起交流探讨。感谢关注,并请多提建议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