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产业平台 » 新闻资讯 » 东方智慧养生 » 道德经 » 正文问道中医 健康运动养生 东方智慧养生 家风家道 饮食药膳 资讯总汇 康养健康 

《道德经》第47章:认知“道”的作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8-18  浏览次数:246
 《道德经》第四十七章:认知“道”的作用

【原文】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kuīyǒu),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意译】
老子告诉大家:认知“道”的作用

(知道了“道”)就可以不出户,而知道天下事;

(知道了“道”)就可以不透过窗户,而看到天下的万物。

(如果不知道“道”)你往外走,就会走的越久远,知道的就越少。(看到的越多,对万物就越不了解。)

因此,圣人知道了“道”就可以做到:不出行而知天下事,不见万物而明白万物的道理,不需要实践而能知道成功。

(这就是认知“道”的作用)

【感悟】
老子通过本章给大家论证认知“道”的作用。

1、知道了“道”有两个作用,一是不出户,而知道天下事,二是不透过窗户,而看到天下的万物。

2、圣人就要做到:不出行而知天下事,不见万物而明白万物的道理,不需要作为而能知道成功。

3、老子是告诉大家只有你知道了“道”,了解了道,才能真正了解天下事,懂得天下事。老子并不是要大家不实践,而是在掌握了“道”的基础上再去实践,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知识。

4、老子是告诉大家只有你知道了“道”,了解了道,才能真正看懂天下的万物。老子并不是要大家不要看,而是在掌握了“道”的基础上再去看,这样才能看到真正的万物,看到万物的本质,正确认识万物。

5、知道道要改变我们的思维方法,因为道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所以我们认识它的方法就要改变,再用过去的认知方法和思维方法去认识它,就得不到道的认知。但是知道了道,很有用,可以指导我们更好的认知天下事。了解了道的规律,并遵从它,可以指导我们解决天下事。

6、这样你就可以真正理解老子这样的智人,怎么能够说出如此荒唐的话了。

不能正确理解本章,就会认为老子很反动,很另类,很错误。这里老子的“道”是指万物之母的道,是万物本源的道,是最基本粒子,是最小的道,它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对这样的东西,我们人类是无法通过实践得到认知,只能根据道的规律,领悟静想、分析、判断、推理,才能得到结论和认识。不能通过常规的实践方法来得到结论。老子的道理很简单,因为这些物质无法实践,无法实践不等于无法认知。早在2500年前老子就为我们指明了认知“道”的研究方法和认识论。可以看出老子的智慧。

对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物理学家们都知道,我们能够观测的物质仅占宇宙总物质的5%,可是剩下的95%的物质是我们无法通过实践来认知的,难道我们对那95%的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物质就不研究了吗?我认为老子早在2500年前就已经为我们提供了方法,提供了思想,提供了思路,提供了研究的标准:是合理,合乎逻辑,合乎道的规律,而不是实践证明。

老子的不实践,并不是所有的认知都不用实践,而是实践认知是有范围的,超出了实践认知的范围就无法通过实践来认知。并不是实践就不能认知,也不是认知就不需要实践。因此老子说“道”是悟出来的,不是实践出来的。这样才有了本文本章。
规律是大自然的规律,是大自然本身就存在的,我们人类只能遵从,只能发现规律,不能发明规律,更不能创造和创新规律。

7、老子认识论哲学思想
老子认为对事物的认知要有两种认知方法:

一是对三四层级物质的认知方法

我们正常的认知方式,就是通过实践的到的认知,通过我们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五觉能够感知的事物,都必须通过实践来认知。通过实践来证明,这一部分认知可以说实践是检验的标准,实践能够出真知。

二是对一二层级物质的认知方法

对那些我们无法感知的事物的认知,不能用实践的方法来认知,要用思维的方法来认知,只要符合规律、规则、合理的认知方式来认知那些,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无形无像的事物,不能再用实践的认知方法去认知。因为实践已经无法认知它们,所以这时候实践是出不了真知的,这时实践就不是检验的标准了。所以,老子的认识论是有条件的,在不同的条件下用不同的检验方法。对可以感知的用实践检验,对不可感知的事物用规律、原则、合理进行检验。这样就知道了老子为什么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这是老子的认识论哲学。我们现在的科学就发展到老子第二种认知论的时候了,对宇宙95%的物质,我们无法感知、无法测定、无法证明。老子为我们提供了认知的方法论,为我们今后的科学研究提供了研究的方法。

8、对孩子的教育,要培养孩子的认知精神和认知方法。

 

查看更多《道德经》内容,请关注“福乎”公众号,搜索“道德经”或“老子”。

作者简介:陈少毅,汉族。1962年5月4日出生,大学本科学历,中教高级职称,高级中学教师,现在退休。(想认识陈少毅老师,可添加微信sheduoduo2020,帮你对接)

陈少毅——在这里我给大家讲道德经,一个目的,就是弘扬中华文化,传播正能量。让世界人民:看看中国有没有哲学家,看看中国有没有科学家,看看中国有没有理论家。让世界人民看看我们有如此灿烂的文化瑰宝,让世界充满慈爱和和谐。构建中华民族文化“以民为本”的思想、“天人合一”的思想、“平衡和谐”的思想、“广博慈爱”的思想、“与人为善”的思想、“勤俭素朴”的思想、“利而不害”的思想、“为而不争”的思想。

注:上述诠释解读,是陈少毅老师的个人观点,福乎站在中立观点予以推荐分享,以期各位朋友参考借鉴,建议大家也保持此理念。如果有不同观点,也特别欢迎,可以留言分享,也可以加入《道德经》免费学群,一起交流探讨。感谢关注,并请多提建议意见。
分享与收藏:  新闻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新闻视频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最新文章

版权所有:医养产业平台 备案号:辽ICP备2020012172号-1
Copyright © 2020辽宁省佑生健康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d
免责声明:本平台为一站式养生平台,所载内容来源,除本网站所创作及编写外,也有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意在分享对读者有价值的资讯。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创作者或机构所有。利他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去!感恩智慧的原创作者的辛勤付出及利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