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产业平台 » 新闻资讯 » 东方智慧养生 » 道德经 » 正文问道中医 健康运动养生 东方智慧养生 家风家道 饮食药膳 资讯总汇 康养健康 

《道德经》第62章:得道的方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8-18  浏览次数:255
 第六十二章:得道的方法

【原文】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yé)?故为天下贵。

【意译】
老子告诉大家:得道的方法

道是万物的本源,道是万物之母,道包含了万物的奥秘,道是善良人的宝贝,道是对不善良人的保障。

美好的语言可以赢得他人的尊重,美好的行为可以使他人仰慕而跟从。遵循道的教化,就算是原本不善良的人也可以被感化而走上正道,哪里还有什么不可教化的人可以抛弃?

所以就算是帝王的尊位、三公(太师、太傅、太保)的厚禄、再加上前有稀世宝玉后有驷马乘驾的厚礼重仪,也不如投身于我说的道。

那么以前的人为什么把道看的很珍贵呢?

这样不是说:道有求必得、有祸可解、有罪可免。

所以,得道方为天下贵。

【感悟】
本章老子在说什么是道,道的作用,得道的方法。

1、道是什么、道是万物的本源,道是万物之母,道包含了万物的奥秘,道是善良人的宝贝,道是对不善良人的保障。

2、道是个宝,

3、得道方为天下贵。

4、“道”是客观存在的宇宙根本法,它是无偏私的。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遵循“道”就会得益,违反“道”就会遭殃。不论原来是“善人”或是“不善人”,只要愿意服从“道”,就可以得到“道”的保护。

5、“道”为贵,原因何在呢?
一是“求”就能“得”。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豆想得瓜,显然是不可能的。从“道”上面来说,任何收获必须有付出,而且必须是符合“道”的付出。只要真正明白并能切实地按照“道”的方法去付出,那么有什么“求”不能“得”呢?

大多数人都喜欢财物,喜欢财物对于普通人来说本身不是什么坏事。然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是什么“财”都能取,不是什么手段都可以用来敛财的。取财、用财、守财都是各有其道的。

二是“有罪”能“免”。所有的“罪”都是因为违背了“道”这个宇宙根本法而产生的。一旦产生了“罪”,当然就要接受“道”的惩罚。只有明白了“罪”的来源,真心忏悔永不再犯,并对以往所犯的“罪”积极地以“道”的方式去补偿,才能从根子上消除“罪”。这才是“道”的“免罪”之法。

(老子的思想:处处化解矛盾,不制造矛盾。)

查看更多《道德经》内容,请关注“福乎”公众号,搜索“道德经”或“老子”。

作者简介:陈少毅,汉族。1962年5月4日出生,大学本科学历,中教高级职称,高级中学教师,现在退休。(想认识陈少毅老师,可添加微信sheduoduo2020,帮你对接)

陈少毅——在这里我给大家讲道德经,一个目的,就是弘扬中华文化,传播正能量。让世界人民:看看中国有没有哲学家,看看中国有没有科学家,看看中国有没有理论家。让世界人民看看我们有如此灿烂的文化瑰宝,让世界充满慈爱和和谐。构建中华民族文化“以民为本”的思想、“天人合一”的思想、“平衡和谐”的思想、“广博慈爱”的思想、“与人为善”的思想、“勤俭素朴”的思想、“利而不害”的思想、“为而不争”的思想。

注:上述诠释解读,是陈少毅老师的个人观点,福乎站在中立观点予以推荐分享,以期各位朋友参考借鉴,建议大家也保持此理念。如果有不同观点,也特别欢迎,可以留言分享,也可以加入《道德经》免费学群,一起交流探讨。感谢关注,并请多提建议意见。

分享与收藏:  新闻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新闻视频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最新文章

版权所有:医养产业平台 备案号:辽ICP备2020012172号-1
Copyright © 2020辽宁省佑生健康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d
免责声明:本平台为一站式养生平台,所载内容来源,除本网站所创作及编写外,也有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意在分享对读者有价值的资讯。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创作者或机构所有。利他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去!感恩智慧的原创作者的辛勤付出及利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