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24章:理想的行为规范
【原文】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zhuì)行。物或恶(wù)之,故有道者不处(chǔ)。
【意译】 (第二十三章老子给我们讲了道的遵循法则,这一章老子给我们论述理想的行为规范)
踮着脚尖你是站立不稳的,张着双腿你是很难行走的。(君王必须建立一套理想的行为规范,规范人的行为,人民才能站的稳,行的端。) 理想的行为规范:
以为自己什么都看见了,却不显摆明白; 以为自己知道是什么了,却无须彰显; 以为自己讨伐胜利了,却不求有功; 以为自己手持矜(长矛)了,却不夸耀长。
大家都像这样遵循道的规律,每天还会有那些招人讨厌的行为吗?有这样招人讨厌行为的人大家都会厌恶他,所以得道的人都不愿意跟他们相处。
【感悟】 老子通过连续三章的论述,总结出了理想的行为规范:不显摆、不彰显、不求功、不炫耀。
1、理想的行为规范: 不显摆:以为自己什么都看见了,却感觉不到明白,因为还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东西;
不彰显:以为自己知道是什么了,却无须彰显,因为还有比我们知道更多的人,还有比我们更清楚的人;
不求功:以为自己讨伐胜利了,却不求有功; 不炫耀:以为自己手持矜(长矛)了,却感觉不到长、感觉不到尊贵。
2、君王要想管理好国家,就必须要制定遵循道的规律的理想行为规范,不要乱发那些违背道的规律的施令。
3、对孩子的教育要时常修正他的行为,使孩子形成良好行为规范,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的习惯一但形成是很难改的,将伴随他的一生,影响他的一生。
查看更多《道德经》内容,请关注“福乎”公众号,搜索“道德经”或“老子”。
作者简介:陈少毅,汉族。1962年5月4日出生,大学本科学历,中教高级职称,高级中学教师,现在退休。(想认识陈少毅老师,可添加微信sheduoduo2020,帮你对接)
陈少毅——在这里我给大家讲道德经,一个目的,就是弘扬中华文化,传播正能量。让世界人民:看看中国有没有哲学家,看看中国有没有科学家,看看中国有没有理论家。让世界人民看看我们有如此灿烂的文化瑰宝,让世界充满慈爱和和谐。构建中华民族文化“以民为本”的思想、“天人合一”的思想、“平衡和谐”的思想、“广博慈爱”的思想、“与人为善”的思想、“勤俭素朴”的思想、“利而不害”的思想、“为而不争”的思想。
注:上述诠释解读,是陈少毅老师的个人观点,福乎站在中立观点予以推荐分享,以期各位朋友参考借鉴,建议大家也保持此理念。如果有不同观点,也特别欢迎,可以留言分享,也可以加入《道德经》免费学群,一起交流探讨。感谢关注,并请多提建议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