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产业平台 » 新闻资讯 » 问道中医 » 经脉穴解 » 正文问道中医 健康运动养生 东方智慧养生 家风家道 饮食药膳 资讯总汇 康养健康 

人体14经络穴位图解(完整版)~建议收藏(足太阳膀胱经)0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8-12  浏览次数:439
    白环俞穴

    【位置】:在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四骶后孔

    【作用】:温补下元,调理气血。
    【主治】:①遗精,白带,月经不调,遗尿。②腰骶疼痛,疝气。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上髎穴
    【位置】:在骶部,当髂后上嵴与后正中线之间,适对第一骶后孔处

    【作用】:壮腰补肾,通经活血。
    【主治】:①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阴挺。②遗精,阳痿。③大、小便不利,腰骶痛。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次髎穴
    【位置】:在骶部,当髂后上棘内下方,适第二骶后孔处
    【作用】:壮腰补肾,通经活血。
    【主治】:①遗精,阳痿。②月经不调,赤白带下。③腰骶痛,下肢痿痹。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中髎穴
    【位置】:当次髎内下方,适对第三骶后孔处

    【作用】:壮腰补肾,调经止痛,通调二便。
    【主治】:①月经不调,白带,小便不利,便秘,泄泻。②腰骶疼痛。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下髎穴
    【位置】:在骶部,当中髎内下方,适对第四骶后孔处

    【作用】:壮腰补肾,调经止痛,通调二便。
    【主治】:①腰骶痛,小腹痛。②小便不利,带下。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会阳穴
    【位置】:在骶部,尾骨端旁开0.5寸

    【作用】:壮腰补肾,清热利湿。

    【主治】:①大便失禁,泄泻,便血,痔疾。②阳痿。③带下。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承扶穴
    【位置】:在大腿后面,臀下横纹的中点

    【作用】:疏经活络
    【主治】:腰骶臀股部疼痛,痔疾。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殷门穴
    【位置】:在大腿后面,当承扶与委中的连线上,承扶下6寸

    【作用】:疏经活络,壮腰脊,强筋骨。
    【主治】:腰痛,下肢痿痹。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浮郄穴
    【位置】:在腘横纹外侧端,委阳上1寸,股二头肌腱的内侧

    【作用】:舒筋利节
    【主治】:腘窝部疼痛、麻木或挛急。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委阳穴
    【位置】:在腘横纹外侧端,当股二头肌腱的内侧

    【作用】:舒筋利节,通利水道。
    【主治】:①腰脊强痛,小腹胀满,小便不利。②腿足拘挛疼痛,痿厥。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类别】:三焦下合穴

 

    委中穴
    【位置】: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的中间

    【作用】:舒筋利节,清热解毒。
    【主治】:①腰脊疼痛,腘筋挛急,半身不遂,下肢痿痹。②丹参,皮疹,周身搔痒,疔疮,发背。③腹痛吐泻。④遗尿,小便不利。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类别】:合穴

 

    附分穴
    【位置】:在背部,当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作用】:舒筋活络,祛风散寒。
    【主治】:颈项强痛,肩背拘急,肘臂麻木。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类别】:手、足太阳之会穴

 

    魄户穴
    【位置】:在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作用】:养阴清肺,平喘止咳。
    【主治】:①咳嗽,气喘,肺痨。②项强,肩背痛。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膏肓穴
    【位置】:在背部,当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作用】:养阴清肺,补虚益损。
    【主治】:①肺痨咳嗽气喘,纳差,便溏,消瘦乏力。②遗精,盗汗,健忘。③肩背痠痛。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神堂穴
    【位置】:在背部,当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作用】:宽胸理气,宁心通络。
    【主治】:①心痛,心悸,失眠。②胸闷,咳嗽,气喘。③肩背痛。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譩譆穴
    【位置】:在第六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作用】:养阴清肺,疏风解表,活血通络。
    【主治】:胸痛引背,肩背痛,咳嗽,气喘,目眩,目痛,鼻衄,热病无汗,疟疾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膈关穴
    【位置】:在背部,当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作用】:和胃降逆,宽胸利膈。
    【主治】:①饮食不下,呃逆,呕吐。②脊背强痛。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魂门穴
    【位置】:在背部,当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作用】:疏肝理气,健脾和胃。
    【主治】:①胸胁胀满,呕吐,泄泻。②背痛。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阳纲穴
    【位置】:在背部,当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作用】:疏肝利胆,清热利湿,调理肠胃。
    【主治】:①黄疸,腹痛,肠鸣,泄泻。②消渴。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意舍穴
    【位置】:在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作用】:健脾和胃,化湿消滞。
    【主治】:腹胀,肠鸣,呕吐,泄泻。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胃仓穴
    【位置】:在背部,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作用】:健脾和胃,理气消滞。
    【主治】:①胃脘痛,腹胀。②小儿食积。③水肿。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肓门穴
    【位置】:在腰部,当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

    【作用】:化滞消痞,化坚通乳。
    【主治】:①腹痛,便秘。②痞块,乳疾。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志室穴
    【位置】:在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

    【作用】:补肾益精,通阳利尿。
    【主治】:①遗精,阳痿。②小便不利,水肿,③腰脊强痛。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胞肓穴
    【位置】:在臀部,平第二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

    【作用】:疏通下焦
    【主治】:①尿闭,阴肿。②腰脊痛。③肠鸣腹胀。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秩边穴
    【位置】:在臀部,平第四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

    【作用】:疏通下焦,强壮腰膝。
    【主治】:①腰骶痛,下肢痿痹。②小便不利,便秘,痔疾。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合阳穴
    【位置】:在小腿后面,当委中与承山的连线上,委中下2寸

    【作用】:疏经活络,祛风除湿。
    【主治】:①腰脊强痛,下肢痿痹。②疝气。③崩漏。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承筋穴
    【位置】:在小腿后面,当委中与承山的连线上,腓肠肌肌腹中央,委中下5寸

    【作用】:疏筋活络,通肠提肛。
    【主治】:①痔疾。②腰腿拘急疼痛。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承山穴
    【位置】: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

    【作用】:舒筋活络,理肠疗痔。
    【主治】:①痔疮,便秘。②腰腿拘急疼痛。③脚气。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飞扬穴
    【位置】:在小腿后面,当外踝后,昆仑穴直上7寸,承山外下方1寸处

    【作用】:散风解表,疏经活络,清热利湿。
    【主治】:①头痛,目眩,鼽衄。②腰腿疼痛无力。③痔疾。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类别】:络穴

 

    跗阳穴
    【位置】:在小腿后面,外踝后,昆仑穴直上3寸

    【作用】:舒筋活络,清利头目。
    【主治】:①头痛,头重。②腰骶疼痛,下肢痿痹,外踝肿痛。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类别】:阳蹻脉郄穴

 

    昆仑穴
    【位置】: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键之间的凹陷处

    【作用】:舒筋活络,清利头目。
    【主治】:①急性腰痛,足跟肿痛。②难产。③头痛,项强,目眩,鼻衄。④小儿惊风。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类别】:经穴

 

    仆参穴
    【位置】:在足外侧部,外踝后下方,昆仑直下,跟骨外侧,赤白肉际处

    【作用】:疏经活络,舒筋健骨。
    【主治】:①下肢痿痹,足跟痛。②癫痫。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申脉穴
    【位置】: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处

    【作用】:疏经活络,宁心安神。
    【主治】:①痫症,癫狂。②失眠,足外翻。③头痛,项强,腰腿痛。④眼睑下垂。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类别】:八脉交会穴通于阳蹻

 

    金门穴
    【位置】:在足外侧,当外踝前缘直下,骰骨下缘处

    【作用】:疏经活络,宁神熄风。
    【主治】:①癫狂,痛症,小儿惊风。②头痛,腰痛,下肢痿痹,外踝痛。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类别】:郄穴

 

    京骨穴
    【位置】:在足外侧,第五跖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

    【作用】:疏经活络,散风清热,宁神清脑。
    【主治】:①头痛,项强,目翳。②腰腿痛。③癫痫。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类别】:原穴

 

    束骨穴
    【位置】:在足外侧,足小趾本节(第五跖趾关节)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作用】:疏经活络,散风清热,清利头目。
    【主治】:①癫狂,头痛项强。②腰腿痛,肛门痛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类别】:输穴

 

    足通谷穴
    【位置】:在足外侧,足小趾本节(第五跖趾关节)的前方,赤白肉际处

    【作用】:疏经活络,散风清热。
    【主治】:①头痛,项强,目眩。鼻衄。②癫狂。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类别】:荥穴

 

    至阴穴
    【位置】:在足小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指寸)

    【作用】:疏风清热,矫正胎位。
    【主治】:①胎位不正,难产。②头目痛,鼻塞,鼻衄。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类别】:井穴

分享与收藏:  新闻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新闻视频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最新文章

版权所有:医养产业平台 备案号:辽ICP备2020012172号-1
Copyright © 2020辽宁省佑生健康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d
免责声明:本平台为一站式养生平台,所载内容来源,除本网站所创作及编写外,也有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意在分享对读者有价值的资讯。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创作者或机构所有。利他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去!感恩智慧的原创作者的辛勤付出及利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