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产业平台 » 新闻资讯 » 问道中医 » 经脉穴解 » 正文问道中医 健康运动养生 东方智慧养生 家风家道 饮食药膳 资讯总汇 康养健康 

人体14经络穴位图解(完整版)~建议收藏(手太阳小肠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8-12  浏览次数:385
 手太阳小肠经穴,归属于手太阳小肠经的腧穴,共19个穴位。以下详解手太阳小肠经穴位图的位置、作用、主治功效等。

手太阳小肠经穴,归属于手太阳小肠经的腧穴。据《针灸甲乙经》及《医宗金鉴》等书载述,手太阳小肠经所属穴计有:少泽穴、前谷穴、后溪穴、腕骨穴、阳谷穴、养老穴、支正穴、小海穴、肩贞穴、臑俞穴、天宗穴、秉风穴、曲垣穴、肩外俞穴、肩中俞穴、天窗穴、天容穴、颧髎穴、听宫穴。共十九穴。

手太阳小肠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咽痛、下颌肿、耳聋、中耳炎、眼痛、头痛、扁桃体、失眠、落枕、肩痛、腰扭伤,目黄和肩部、上肢后边内侧本经脉过处疼痛等。


本经腧穴主要治疗头、项、耳、目、咽喉病,热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治疗头项痛常用后溪、养老、支正、天窗、天容;治疗耳病常用听宫、后溪、前谷;治疗目疾常用后溪、养老;齿痛常用听宫、颧髎;咽喉痛可用少泽、前谷、天窗、天容;乳房病常用少泽、天宗;急性腰痛常用后溪、养老;肩臂背部疼痛常用后溪、养老、支正、肩贞、臑俞、天宗、秉风、曲垣、肩外俞、肩中俞等。针刺背部腧穴和颈部腧穴应注意角度和深度,听宫应张口直刺。

 

根据《手太阳小肠经穴国家标准部位表》,以下详解手太阳小肠经穴位图的位置、作用、主治功效等。 

 

少泽 Shào zé(SI 1) 井穴

【定位】:在手小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指甲根。分布有尺神经指掌侧固有神经的指背支和小指尺掌侧动、静脉指背支形成的动、静脉网。

【主治】:①头痛,目翳,咽喉肿痛,耳聋,耳鸣。②乳痈,乳汁少。③昏迷,热病。

【操作】: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

 

前谷 Qián gǔ(SI 2)荥穴

【定位】:在手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五掌指关节)前的掌指横纹头赤白肉际。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小指近节指骨基底部。分布有尺神经的指背神经,尺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和小指尺掌侧动、静脉。

【主治】:①头痛,目痛,耳鸣,咽喉肿痛,热病。②乳少。

【操作】:直刺0.2~0.3寸。

 

后溪 Hòu xī(SI 3)输穴,八脉交会穴,通督脉

【定位】: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五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小指展肌→小指短屈肌。浅层分布有神经手背支,尺神经掌支和皮下浅静脉等。深层有小指尺掌侧固有动、静脉和指掌侧固有神经。

【主治】:①头项强痛,腰背痛。②目赤,耳聋,咽喉肿痛,癫狂痫。③盗汗,疟疾。④手指及肘臂挛急。

【操作】:直刺0.5~0.8寸,或向合谷方向透刺。

 

腕骨 Wàn gǔ(SI 4)原穴

【定位】:在手掌尺侧,当第五掌骨基底与钩骨之间的凹陷处,赤白肉际。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小指展肌→豆掌韧带。浅层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尺神经掌支,尺神经手背支和浅静脉等。深层有尺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主治】:①头项强痛,耳鸣,目翳。②黄疸,消渴,热病,疟疾。③指挛腕痛。

【操作】:直刺0.3~0.5寸。

 

阳谷 Yáng gǔ(SI 5)经穴

【定位】:在手腕尺侧,当尺骨茎突与三角骨之间的凹陷处。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尺侧腕伸肌腱的前方。浅层有尺神经手背支,贵要静脉等分布。深层有尺动脉的腕背支。

【主治】:①头痛,目眩,耳鸣,耳聋。②热病,癫狂痫。③腕臂痛,颈颌肿。

【操作】:直刺0.3~0.5寸。

 

养老 Yǎng lǎo(SI 6)郄穴

【定位】:在前臂背面尺侧,当尺骨小头近端桡侧凹陷中。

取法:屈肘,掌心向胸,在尺骨小头的桡侧缘,于尺骨小头最高点水平的骨缝中取穴。或掌心向下,用另一手指按在尺骨小头的最高点上,然后掌心转向胸部,当手指滑入的骨缝中取穴。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尺侧腕伸肌腱。浅层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后皮神经,尺神经手背支和贵要静脉属支。深层有腕背动、静脉网。

【主治】:①目视不明,头痛,面痛。②肩、背、肘、臂酸痛,急性腰痛,项强。

【操作】:以掌心向胸姿势,直刺0.5~0.8寸。

 

支正 Zhī zhèng(SI 7)络穴

【定位】:在前臂背面尺侧,当阳谷与小海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5寸。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尺侧腕屈肌→指深屈肌→前臂骨间膜。浅层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贵要静脉属支。深层有尺动、静脉和尺神经。

【主治】:①头痛,目眩。②热病,癫狂。③项强,肘臂酸痛。

【操作】:直刺0.5~0.8寸。

 

小海 Xiǎo hǎi(SI 8)合穴

【定位】:微屈肘。在肘内侧,当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处。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尺神经沟内。浅层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尺侧支,臂内侧皮神经,贵要静脉属支。深层,在尺神经沟内有尺神经,尺神经的后外侧有尺侧上副动、静脉与尺动、静脉的尺侧返动、静脉后支吻合成的动、静脉网。

【主治】:①肘臂疼痛。②癫痫。

【操作】:直刺0.3~0.5寸。

 

肩贞 Jiān zhēn(SI 9)

【定位】: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指寸)。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三角肌后份→肱三头肌长头→大圆肌→背阔肌腱。浅层布有第二肋间神经的外侧皮支和臂外侧上皮神经。深层有桡神经等结构。

【主治】:①肩背疼痛,手臂麻痛,瘰疬。②耳鸣。

【操作】:向外斜刺1~1.5寸,或向前腋缝方向透刺。

 

臑俞Nào shū(SI 10)手、足太阳、阳维脉、阳(乔)脉交会穴

【定位】:在肩部,当腋后纹头直上,肩胛冈下缘凹陷中。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三角肌→冈下肌。浅层布有锁骨上外侧神经。深层有肩胛上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旋肱后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等。

【主治】:肩臂疼痛,瘰疬。

【操作】:向前直刺1~1.2寸。

 

天宗 Tiān zōng(SI 11)

【定位】:在肩胛部,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四胸椎相平。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冈下肌。浅层有第四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布有肩胛上神经的分支和旋肩胛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主治】:①肩胛疼痛。②乳痈。③气喘。

【操作】:直刺或向四周斜刺0.5~1寸。

 

秉风 Bǐng fēng(SI 12)手三阳与足少阳经交会穴

【定位】:在肩胛部,冈上窝中央,天宗直上,举臂有凹陷处。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冈上肌。浅层布有第二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肩胛上神经的分支和肩胛上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分布。

【主治】:肩胛疼痛,手臂酸麻。

【操作】:直刺0.5~0.8寸。

 

曲垣 Qū yuán(SI 13)

【定位】:在肩胛部,冈上窝内侧端,当臑俞与第二胸椎棘突连线的中点处。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冈上肌。浅层有第二、三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布有肩胛上神经的肌支和肩胛上动、静脉,肩胛背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主治】:肩胛背项疼痛。

【操作】:直刺或向外下方斜刺0.5~0.8寸。

 

肩外俞Jiān wài shū(SI 14)

【定位】:在背部,当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浅层有第一、二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分布有颈横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和肩胛背神经的肌支。

【主治】:肩背疼痛,颈项强急。

【操作】:向外斜刺0.5~0.8寸。

 

肩中俞 Jiān zhōng shū(SI 15)

【定位】:在背部,当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2寸。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浅层有第八颈神经后支,第一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分布。深层有副神经、肩胛背神经的分布和颈横动、静脉。

【主治】:①咳嗽,气喘,唾血。②肩背疼痛。③目视不明。

【操作】:直刺或向外斜刺0.5~0.8寸。

 

天窗 Tiān chuāng(SI 16)

【定位】:在颈外侧部,胸锁乳突肌的后缘,扶突后,与喉结相平。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胸锁乳突肌后缘→肩胛提肌→头、颈夹肌。浅层有耳大神经、枕小神经和颈外静脉。深层布有颈升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主治】:①耳鸣,耳聋,咽喉肿痛,暴喑。②颈项强痛。

【操作】:直刺或向下斜刺0.5~1寸。

 

天容 Tiān róng(SI 17)

【定位】:在颈外侧部,当下颌角的后方,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凹陷中。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面动脉后方→二腹肌腱及茎突舌骨肌。浅层有耳大神经和颈外静脉等结构。深层有面动、静脉,颈内静脉,副神经,迷走神经,舌下神经,颈上神经节等重要结构。

【主治】:①耳鸣,耳聋,咽喉肿痛。②颈项肿痛。

【操作】:直刺0.5~1寸,不宜深刺。

 

颧髎 Quán liáo(SI 18)手少阳、太阳经交会穴

【定位】:在面部,当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处。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颧肌→咬肌→颞肌。浅层布有上颌神经的眶下神经分支,面神经的颧支、颊支,面横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深层有三叉神经的下颌神经分支分布。

【主治】:口㖞,眼睑瞤动,齿痛,面痛,颊肿。

【操作】:直刺0.3~0.5寸或斜刺0.5~1寸。

 

听宫 Tīng gōng(SI 19)手足少阳、手太阳交会穴

【定位】:在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外耳道软骨。布有耳颞神经,颞浅动、静脉耳前支的分支或属支等结构。

【主治】:①耳鸣,耳聋,聤耳,齿痛。②癫狂痫。

【操作】:张口,直刺0.5~1寸。

分享与收藏:  新闻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新闻视频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最新文章

版权所有:医养产业平台 备案号:辽ICP备2020012172号-1
Copyright © 2020辽宁省佑生健康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d
免责声明:本平台为一站式养生平台,所载内容来源,除本网站所创作及编写外,也有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意在分享对读者有价值的资讯。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创作者或机构所有。利他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去!感恩智慧的原创作者的辛勤付出及利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