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大量人参传说流传在东北长白山地区。它主要是从事挖参的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旧的盛传不衰,并不断产生新的故事。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参传说和清代以来山东、河北等地流民开发关东地区的历史背景有关。这些传说从多方面反映了挖参人的善良、勤劳、互救互济、不畏艰辛等优秀品质。有的传说,鞭笞了那些忘恩负义的贪心者。特别是反映参农在封建官府及地主阶级层层盘剥下的种种苦难和反抗。
关于人参的传说,最早见于<春秋运斗枢>的记载。南北朝时,已把人参和治病联系起来,形成传说的简单情节。《梁书》(卷五十一)记载,陈留孝子阮孝绪,因母病到钟山采参,鹿引获此草,服之遂愈。《太平御览》(卷九百九十一)亦载:“隋文帝时,上党有人宅后每夜有人呼声,求之不得。去宅一里,但一人参枝首,掘之入地五尺,得人参一,如人体状,去之,后呼声遂绝。”至唐时,发展为“草妖”、“地精”的说法;有的还把人参说成能医治“鲁钝”和可以益寿的“褐衣老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