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济南市发改委《济南国际医疗康养名城发展规划》,将济南市酝酿近10年的康养产业推向有规划,有目标的第二阶段。这是全国首个国际医疗康养名城专项规划文件,济南市又一次走在了全国前列。
技术主题:中西医系统结合的康养特色
2020年6月28日,济南市市委书记孙立成在济南市促进中医药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提出要打造“扁鹊故里、康养济南”城市名片。
此前,济南市先后成立了《市促进中医药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市促进中医药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细则》。
这个会议还审议了《推动“扁鹊故里 康养济南”规划建设的实施方案》;听取了关于济南市中医药工作情况的汇报。
济南市中医中药系统在国内处于领先行业,尤其是这里是扁鹊故里,中医药行业自古兴盛,具有非常好的技术人员传承团队和群众基础,山东省中医药大学也位于扁鹊故里——济南市长清区,是山东省主要的中医药人才培养基地,因此,一个现代发达的中医药系统的建立,济南得天独厚的具有深厚的基础。
同时,位于西客站片区的国际医疗康养名城,则是现代西医的重要康养技术核心区域。
兼容东部新城的药谷和生物技术产业。
中医药系统和现代国际医药系统结合,必将构成济南康养软件服务上的主题特色,这并不是所有城市都能做到的。
随着各个产业板块的成长和发展,只要持之以恒,不忘初心,相信济南的康养技术服务一定会成为具有中华文化特色,世界一流的新体系。
目标任务:2030年建成康养标杆城市 目标明晰
在着力于提升和布局技术软服务基础的同时,济南市为成为世界一流的康养名城规划好了工作任务和具体的时间表。
“2020年,初具规模,雏形显现。2025年,特色凸显,优势塑造。2030年,国际品质,示范引领”
这是在济南市2019年7月29日举行的《济南国际医疗康养名城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上,济南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通报的国际医疗康养名城建设“时间表”。
2018年7月18日,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重点项目集中开工。4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将培育“医、教、研、产、养”融合共生的产业体系,配套完善的城市服务功能,形成以医疗服务为核心,多产业、多业态、多模式、共生共荣的医疗健康产业生态圈。
2018年11月4日,首届齐鲁康博会成功举行
根据《济南国际医疗康养名城发展规划》,济南将以“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水准,从五个方面建设特色鲜明、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全域生态健康宜居康养地、国际品质智慧创新医疗城。
医疗服务方面,立足鲁冀豫皖苏五省需求、服务全国、辐射周边国家,打造普惠性与特色化共存的国际一流医疗示范区,并依托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北方中心,加速数据赋能医疗康养领域,培育医疗康养的新模式新业态,打造医养智慧化升级标杆。
中医药方面,充分发挥扁鹊文化传承,实现中医振兴,建成中西结合医疗高地。医药产业方面,加速与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济南本地创新品牌,吸引国际知名品牌,打造跨界创新的“泉城重器”。
康养方面,依托济南全域自然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打造原始生态与现代康养方式相结合的“国际标准、济南特色”的康养胜地。
健康城市方面,应对城市化带来的健康新问题,推进济南可持续发展,以国际化品质和优美生态环境为重点,打造低碳生活、全民健康的现代城市典范。
根据《济南国际医疗康养名城发展规划》,国际医疗康养名城建设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到2020年,初具规模,雏形显现。强化现有医疗康养基础,理顺工作机制,国际高端医疗服务聚集区、国际医疗康养目的地初具雏形。医疗服务方面,新增3-5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成1-2个国家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2个国家级转化医学中心,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建设初具规模,医学高地地位初步确立;健康医疗大数据北方中心一期工程建成并运行,产业示范园区投入使用。中医药方面,建成15个治未病科,15个市级中医药重点专科,20个中医专科专病诊疗中心,每区县至少设立1个“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基地)”。医药产业方面,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0亿元以上。康养方面,培育5个规模过10亿元的“健康+”产业;每个区县建成1处养老服务中心,每个街道建成1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全市建成500处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1200处农村幸福院;建成2家以上高端养老机构、4-6个社区建立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健康城市方面,完成10个以上特色康养小镇建设,举办医疗康养的世界级论坛、会展、峰会等活动,提升国际知名度。
——到2025年,特色凸显,优势塑造。全面对接国际标准,基本建成国际医学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高地、国际高端医疗服务聚集区,确立国际医疗康养城市地位。医疗服务方面,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重点专科数量进入全国前10,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建成5个国际知名医疗机构。健康医疗大数据北方中心建设完成,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达到互联互通成熟度测评五级甲等水平。中医药方面,实现10个以上专业特色品牌项目;建成中药材物流实验基地,实现中药材流通追溯;建成中医药海外中心及建成扁鹊小镇、阿胶小镇、玫瑰小镇等中医药特色小镇,形成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医药产业方面,医药产业及医疗服务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2%,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结合,成为济南创新特色的重要支柱产业。康养方面,打造智慧养老等重点项目,建设多元化“健康+”产业生态体系;培育2项以上具有国内乃至国际影响力的体育赛事。健康城市方面,完成特色康养小镇建设工作,联动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北方中心,打造全国领先医疗大数据应用示范城市试点。建成全市医疗康养展览交易平台,提升本地特色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到2030年,国际品质,示范引领。国际医疗康养名城各项指标领先全国,城市竞争力跃升至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形成社会和谐、环境友好、安全宜居、人群健康的全国“健康城市”示范标杆。产业国际化、创新国际化、城市建设国际化、城市形象国际化能级全面提升,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释放持续动力,成为全球健康城市建设的典范。
这是一份详细的,可以执行的并将工作量化的时间表。
除了工作时间表外,济南市还做好了战略功能布局
按照《济南国际医疗康养名城发展规划》“国际智慧医养标杆、跨界创新产业引擎、中西结合医疗高地、全域生态康养胜地、现代健康示范城市”的战略定位,济南市规划了“一核、一极、三区”的功能布局。
其中,“一核”是健康医疗服务核心高地,功能主体是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一极”是产业增长极,功能主体是济南生命科学城和济南药谷产业园;“三区”分别是生态休闲旅游区、温泉养生度假区、中医药特色传承区。
从五个方面进行具体布局:
一是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创建国际医疗高地。主要内容包括:1.统筹全域医疗卫生资源空间配置,重点引导中心城区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向先行区、莱芜区等城市次中心区域及农村疏解延伸;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医院、诊所、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2.升级健康医疗服务,重点发展肿瘤、心脑血管、辅助生殖等顶尖团队领衔的专科,加快发展儿科、康复科、医美等特色专科。3.实施医疗服务国际化行动,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4.加快布局前沿医疗技术。支持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驻济高层次医院着眼医学前沿,打造精准医学创新平台。依托国家人类遗传资源库山东创新中心,建设代谢组学和基因组学等研究型实验室。
二是传承齐鲁中医文化,擦亮特色中医药名片。主要内容包括:1.壮大中药材种植基地。支持玫瑰、丹参、驴皮等道地药材基地建设。打造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养殖基地及仓储基地,构建中药材全程追溯体系。2.加快构建现代中药工业体系。推进中药工业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提升中药装备制造水平,培育大型中药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3.提升中医医疗服务水平。打造一批省、市级中医专科专病诊疗中心。建设中西医结合创新研究平台,开展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4.创新中医药健康养生服务业态。加快布局一批中医药特色小镇、中医药文化街等中医药服务载体,培育中医药养生、中医药旅游、中医药文化体验等多元业态。5.打造中医药国际品牌。鼓励中医药院校、中医医院、企业开展海外中医药医疗、教育、研发中心建设。举办扁鹊中医药文化论坛、中日韩国际中医药交流博览会等国际性中医药论坛及会议。
三是抢占产业创新前沿,构建高端产业集群。主要内容包括:1.夯实产业创新基础。积极吸引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内外生物医药研发检测机构在济设立分支机构。依托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北方中心和济南生命科学城,开展高端创新药物研发和仿制药一致性评价。2.创新产业生态体系。推进医药产业与大数据、人工智能、3D打印等跨界融合,培育一批市场化运作的新型研发组织、科技服务中介,发展医养服务外包新业态。3.推动产业国际化发展。建立面向国际的药品和医疗器械注册公共服务平台,鼓励本地企业开展国际质量认证。建设泉城科技交易大平台,开展医药产业专利导航试点,推动济南成为新兴医药产品的发布地和国际医药峰会的举办地。
四是拓展现代康养领域,打造全域康养胜地。主要内容包括:1.打造“健康+”体系。发展健康+食品、健康+旅游、健康+体育、健康+文化、健康+会展等“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2.发展特色康复服务。完善综合医院康复科、康复专科医院、社区康复中心的分级康复体系,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专业康复医疗机构建设。充分利用济南山水、温泉、湿地等资源,打造济南特色的专科康复品牌、运动康复品牌及生态康复品牌。3.构建一流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医养结合,积极创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市。创新养老产业发展模式,支持养老服务机构和企业连锁化、集团化发展,引入国际先进的 “科学养老”理念和管理运营模式。
五是融入健康生活理念,塑造健康城市典范。主要内容包括:1.提升宜居品质。全面打造“15分钟健康生活圈”,加快推动国际医院、国际学校和国际社区的建设,提升济南国际化程度,增强对国际高端人群的城市吸引力。2.打造绿色城市。加大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力度,强化治霾、治污等环境治理成效。打造低密度花园总部商务区、低碳生态社区等绿色城市功能区。构建绿色低碳的城市交通体系。3.建设智慧名城。积极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构建智能能耗管理、智能环境监测等智慧楼宇平台系统,打造高效、节约、智能的商办空间。
战略基础:目前济南的医疗康养基础已经比较坚实
在医学界,素有“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的说法,“齐鲁医学”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目前全国百强综合医院济南有2家,同时还拥有30多家三级医院(三甲医疗机构25所)、100多家二级医院……在“药”这个领域,济南已初步发展成为国内抗肿瘤药物、抗感染药物、麻醉镇痛药物、眼科药物、现代中药、药用包装材料、医用消毒灭菌设备等产业基地,在省内乃至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同时,济南拥有独特的“山、泉、河、湖、城”生态环境,环渤海南翼、京沪之间的区位,加之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北方中心等形成的产业优势,“高校+医院”的人才优势,以及正在全力推进建设的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等优势,一幅国际医疗康养名城的宏伟蓝图已经展开。
2020年10月15日 中国济南泉乡康养产业发展论坛在南部山区袁洪峪会议中心开幕。此次论坛以“悠然南山 康养济南”为主题,邀请业内15个顶级专家演讲,并指导南山的康养产业落地和发展。
本次会议上,南部山区管委会将与蓝城集团、山东省财金集团、山东水发集团等15家企业签订框架合作协议。
济南南部山区森林覆盖率达到66%,山水相间,近几年来济南市致力于南部山区交通建设,目前公路已经可以到达任何一个山村,未来该区将深入实施“康养+”战略,积极构建康养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国内一流度假康养目的地,打响康养南山品牌,全力打造康养高地。
这是济南市最重要的康养硬核自然基础。
根据南山康养产业规划,该区在锦绣川片区规划建设度假休闲、医养结合的康养特色小镇,打造国内一流康养园区。全力发展森林康养。抓住创建“国家森林康养试验区”机遇,做足森林与文化及山水文章,发展康养民宿、保健养生、森林体验等多层次、多种类、富有南山特色的森林康养基地。把四门塔景区与柳埠街道小城镇一体谋划建设,让“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清泉石上流”在南山重现,让游客在宜人风景中感受“外揽山水之幽、内得人文之胜”,打造国家级文旅示范区和文旅康养济南样板。策划并重点打造“泉乡慢谷”“泉乡药谷”“唐营溪谷”“南北道谷”等精品乡村旅游路线。
健全完善绿道、步道及服务功能设施,积极开发山地自行车、山地越野、马拉松和攀岩等体育运动业态,全力打造运动康养集聚地。
目前,召开本次论坛的袁洪峪已经启动了康养旅游体验综合体项目,该项目是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公司正式发力进军康养领域的项目。
任何以旧眼光看到济南的方式都将被证明是错误的。
济南市的政府领导人更替没有改变济南的整体规划的实施,新旧班子向着一个目标前进,相信未来的济南,将有无限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