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时:13:00——15:00
小肠经 :小肠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调整。如小肠有热,人体就会打咯 排气。故午餐下午1:00之前 吃,营养物质都吸收进入人体。
主治液病,手到病除太阳高高照。小肠有一个主要的功能叫分清泌浊,就是把从胃消化来的食物中的营养东西吸收了,把糟粕的东西排出去。
小肠经的经络走向是从小手指的少泽穴到手臂,到肩膀后侧,到耳后绕过耳朵到听宫穴止,经络穴位19个,循行时间。
按摩小肠经可改善肩颈和颈椎疾病,并能起到大脑供血的作用,可配合天竺葵、小肠经主液,所有与液有关的疾病,如月经,乳汁,白带,精液以及现代医学所说的胃液,胰腺,前列腺等,都可以疏通小肠经。
九、膀胱经
申时:15:00——17:00
膀胱经 :排尿!膀胱把水液排出体外。若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咳,即咳而遗尿。膀胱最活跃适合多喝水。要这个时候一定不要憋尿,会得“尿潴留”。
排毒通道畅通无堵,它是人体最重要的排毒通道,时刻保持膀胱经通畅,才能无毒一身轻。如果想减掉后背和臀部的坠肉,只要在后背的膀胱经上刮痧,按摩,就很有效果。
排出体内风、寒、暑、湿、燥、毒素从而达到百脉通,除百病的功效,特别针对现代人的亚健康及慢性疾病的调理有显著的疗效,针对肌肉,身体的酸麻,胀痛的功效立竿见影。
人体三大排毒途径:
第一条:通过输尿管把尿液排出的通道,这是体内排出毒素的最大一条通道。
第二条:通过大便把内体脏东西排出体外,其实毒素从尿中排出去对人体来讲更为重要,因为,人就是10天不大便,对生命也没有什么影响,但若三天不小便,那这人就比较危险了。
第三条:是毛孔,通过发汗把体内的毒素排出去。
膀胱经是掌控尿液和汗液这两条通道的,所以这条经络一定不可以被堵住,另外,膀胱经是直接连接脏腑的,膀胱经是从眼部的精明穴到小脚趾外侧至阴穴。
膀胱经上的穴位:
晴明穴:治疗眼疾的第一大穴位。
攒竹穴:对热症效果很好,比如,眼睛红肿,按摩此穴位,立刻见效。
小技巧:
1、用10个小手指肚每天疏理头上的膀胱经50次,可通鼻,治疗眼疾,头痛,癫痫,
2、经常敲打臀部和大腿的后侧,可以减肥,还可以排除体内的寒气,对身体是个非常好的保健方法。
十、肾经
酉时:17:00——19:00
肾经 :肾脏为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肾为先天之根。”经过申时的人体泻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时辰。这是一个男人的时刻。对于肾功能有问题的人而这个时候按摩肾经效果最为明显。
激活先天之本,何惧疾病衰老肾经是从我们的涌泉穴起,循环到头部,补肾是需要一辈子来完成的任务,肾气强壮就不会衰老。
肾经上的穴位:
涌泉穴:经常刺激按摩它就不容易衰老。
然谷穴:治疗糖尿病,烦躁口干,遗尿,遗精,如果总想喝水,心老起急,就是心火比较旺,揉按此穴就可以把心火降下来。
大钟穴:治疗失音,脚后跟痛肾经上的穴位都可以治疗咽喉疾病,因为肾经本身就是通咽喉的。
十一、心包经
戌时:19:00——21:00
心包经:此刻创造安然入眠的条件。平和心态。
救人性命,可以调节心脏功能,是心脏的保护神,平时敲打心包经,相当于为生命上了双层保险。心包经是从乳房的正中间走到手臂。
心包经上的穴位:
天池穴:位于乳头旁一寸处,治疗乳腺增生,乳腺炎等乳腺系统疾病和淋巴结核。
十二、三焦经
亥时: 21:00——23:00
三焦经 :睡觉了!此时是人体最大的腑三焦经运行,主持诸气、疏通水道。亥时三焦通百脉。可休养生息。
今天你排毒了吗?手少阳三焦经是排毒较好的一条经络,起于无名指的关冲穴止于面部的丝竹空穴,循行手部、肩颈部、头部、面部等,经络穴位20个。
三焦经不通会引起手臂麻木、肩颈酸痛、肩周炎、喉咙痛、嗓子干、偏头痛、眼部皱纹等、循行时间21点—23点,再次时间按摩和敲打可起到保健的作用,如已出现三焦经不通引起的问题可用尤加利、薄荷、薰衣草等精油按摩效果更好。
十三、督脉
主一身阳经。
人体太阳升起的地方,督脉强壮,才可以顶天立地穴位:
大椎穴:祛除热毒,抵御风寒,感冒发烧的时候,不要吃药,就在此穴拨罐,刮痧。
十四、任脉
打通任脉,万毒不侵调理任脉时,要注意三点:
1、拿艾条熏蒸肚脐眼(神阙穴),这个有大补的作用。
2、在中脘和下面的气海拨罐,可以起到调理五脏六腑的作用,调神安心。
3、经常推腹,揉膻中穴。
技巧:
跪膝法睡前做,可以引起气血的速度,直接把气血引到膝盖上,而刚吃完饭后,需要气血充盈在肠胃上,如果直接引在膝盖上则不利于消化。
按摩经络上的穴位诊断:
酸:经络是通的,但是气血不足,把气血多引点进来,就不会酸了,比如经常不爬山的人,一爬山腿就酸了,就是气血不足,相对而言,酸是一件不错的事情,证明经络已经通了,就是暂时缺点血,需要补一补。
酸痛:缺血的同时还沉积了一点淤血,拨罐是最好的。
胀:气很足,是爱生气的那种体质,若体内的气出不去就会胀,此时不要拨罐,否则会更胀。
胀痛:火力比较壮,爱生气,脾气大,表明体内气有余但血不足,等于血分配的不好。
痛:有血淤,要拨罐。
小结
《黄帝内经》基本精神及主要内容包括:整体观念、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则、预防养生和五运六气学说等等。
“整体观念”强调人体本身与自然界是一个整体,同时人体结构和各个部分都是彼此联系的。
“阴阳五行”是用来说明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理论。“藏象经络”是以研究人体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关系为主要内容的。
“病因病机”阐述了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是否发病以及疾病发生和变化的内在机理。
“诊法治则”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预防养生”系统地阐述了中医的因时因地养生学说,是养生防病经验的重要总结。
“运气学说”研究自然界气候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指导人们趋利避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