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产业平台 » 新闻资讯 » 问道中医 » 丹道源流 » 正文问道中医 健康运动养生 东方智慧养生 家风家道 饮食药膳 资讯总汇 康养健康 

选择最上乘修炼方法,丹道入门须知!(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9-02  浏览次数:339
 当然,一些功能或独门秘法会引起人们的兴趣,而且确有一些神效。但这些都不是真正的修身,是外援辅助,不是自身的本能,而且仅是初期的效果,属于功能专修。真正的修身,是不能依赖这些东西的,更不能抱有见异思迁或依赖外援而妄想一步登天的幻想。
实践证明且圣贤一再告诫,这些速成专修的功能为小术小道,似无水之源,没有牢固的根基,有为追求会造成下一步很难突破的瓶颈,应用不当者会出偏,最终难以得道成真!
真正的修炼,就是扎扎实实练好自己的心性与肉身,上述那些所谓功能都会因自身的精气神充足而自然显现。如“性光”,是功深的体现,也是衡量基础是否稳固的标志。唯有这样,当性光的初期形式“慧光”出现后,继而就是“蟾光”,再进一步就是“形光”。
形光即是有形象的性光,是最高层次的,如婴儿、阳神、变化无穷的各种化身形象,这就是“真我”,“明心见性”的具体体现。
也唯有练好自己的心性与肉身,这些功能才是经得起考验的,而且永不消失,源源不断,如有源之水,永不枯竭。如此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没有难以突破的瓶颈、没有无端偏差,最终会登堂入室、甚至得道成真。这就是性命双修之上乘或最上乘丹法。
当然,中品丹法亦可成道,不过非金仙之道而已,且时间要长一些,成功的机率大都为陆地神仙。真人曰:“中乘养命之法,与下乘大同小异,功成可以作人仙,而长生久视”。而下品丹法,必然以后天动作为多而繁琐,经云:“下品,下士行之,成不成未能定焉。
即幸而有成,亦甚费岁月,多为终身无成者。盖其法为“安乐法”,只能却病,而并不能延年。”又云:“下品丹法,最要者在忘情,如能忘情,亦可养命。只恐不能忘情,则非特不能养命,恐反促命矣。”这关键取决于个人的志向和目标信念。
所以说,已经树立起来的信念,绝对不可见异思迁。如果遇到暂时的困难或者一时的停滞不前,也绝对不可动摇修炼的信心!遇到问题,只要修炼的大方向没有错误,那总会找到解决的办法。否则,信念一动摇,如大厦遇到地震而出现裂缝,面临的必然是惶恐不可终日,最后脱离大厦而致前功尽弃。

 四、大道至简且无私,掌握要领可自修 
一些网友,总是忧虑耽心没有拜师的自修是否真能成功?而且总是脱离不了世俗观念,甚至受到那些并未成功的文人之浅见或为了私利而蛊惑人心的“口传心授”、“师承名门”等后天有为和依赖心理的干扰,故信念动摇,缺乏钻研、拼搏精神,致使落入长期功无进展或缓慢不知突破的境地,这些实际都是不明丹道基本原理所致。
大道至简,大道无私,大道没有什么不可告人之处。大道上品理论展开来虽然滔滔不绝,千言万语也难以尽数其妙,然实际方法和动作却极其简单,就那么一坐,静、观二字而已,用的全是自己的心意,功夫的进展全在于自己的无为与悟性。
所以先圣真人道破天机:大道修炼有的是方法要领,其口诀已在最基本的经典之中,有口诀但无什么真正的秘诀,口诀就是经验方法!有了理论还须有操作方法,那好,其操作方法就是“九转还丹”,或叫“七返九还”。
但这些方法不过心法而已,不似动功那样需要看得见的动作方法,是在只有自己看得见感觉到的体内运动。自己内心世界的运动,只有自己知道,感觉有问题也是只有自己去纠正解决,即使有师傅在身边,也是枉然。
所以,丹道的修炼全在于要领的掌握,全在于自修,可谓“无师自通”。当然,有了师傅可以省去许多自我琢磨的麻烦,可以少走许多弯路,遇到问题可以帮着出主意。师傅传授的不过是经验而已,绝不像武侠小说想象的那样,会给你输气加功。

 

而且丹道师傅的经验,不是对敌战斗的奇拳怪招,由于各自心性的不同,所以感受与问题的情况不同。何况现代社会已经不似过去,天下已经没有个人的立锥之地,也没有自食其力自我耕作养活自己的条件了,到处都是以金钱来行事,故拜师随师已不现实。

 

唯有一条路可行,就是信息科技的优势(如互联网络)暂时可以利用,修身成本可以说很低了。好在丹道不但完全可以自修,而且道路广阔,是一条可以通向彼岸的无形大道。如果有何功法说非拜师不可,那必定是下品或旁门外道,不练也罢。
一般来说,真正的丹法只要明师指点指点就可以了。如果说有师傅,那是自己对恩人的尊敬或受到指点后自认的师傅,而师傅未必以师父自居或承认。因道讲众生平等,真人更会平等待人,决不会将名声、称呼看重的,有个称呼足矣。传说儒圣孔子见到八岁小孩问事后也作揖口称吾师,而小孩岂可真为孔子之师?这即是无为的含义之一。所以,只要你心中有师傅的概念,则天地山川草木皆可为师!这亦是大道的妙处之一。

 五、成功之秘重在修心,源于世俗跳出樊笼 
丹道修炼不同于其他锻炼项目,其功效取决于修炼者心性的好坏。如果以世俗观念去修炼,那绝对是修不出什么真功夫来的。因为它修的是精、炁、神先天性的功夫,是讲究“无为”的。

 

如果纯以后天有为角度来讲,那就什么人都可以练习了,也不要求什么修心了。但这只能是“锻炼”而非“修炼”了,虽也出功夫,但这种功夫与“长生久视”甚至“形神俱妙”之道毫无关联。
所以,丹道修炼,重在修心,在于日常的修心与练功时的修心相辅相成。失却了修心的方法,永远见不到高层次的性光,即生物性形象之光来,谈不到“明心见性”。我们提倡“和光混俗”,在日常生活中修炼,但不可囿于世俗观念的樊笼之中。其中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1、世人从小受到的教育是争名逐利、出人头地、爱情至上等,这与道家养生处事学说是相违背的,它使人气血上涌、先天本性蒙蔽,行为失却自然之道,完全落入后天人为设置的残酷竞争牢笼。
2、物质享受、纵欲无度且永不知足,年轻人更不知保精固本,使身体一步步亏损而不自觉。
3、老来疾病缠身、倚老卖老、过度依赖、患得患失,没有信仰、无聊无奈、人格尽失,至死不知养生之道。
道家精辟地总结了世人最大的缺陷,即“贪、嗔、痴”三毒。人赤条条从哭声中来世,又赤条条从哭声中去世。以现实六十年有为奋斗为例,前二十年混混沌沌学非所用,中二十年辛辛苦苦有成有败,后二十年忙忙碌碌得失参半。六十岁以后,或十年,或二十年,亦或三十年,全赖身体本钱而定。知养生之道者,三五十年正是有滋有味活人之期;不知者,依赖资本而一二十年苟延残喘;心性不佳、身体亏空而不知补亏者,苦撑至七十岁已算古来稀了。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过去养儿可以防老,因为儿孙满堂,家族亲戚众多。自今以后,儿孙稀贵单薄,家族弱小,他(她)们自身尚且无靠,何来能力照顾众多高堂?若你家财丰厚,尚能自保。虽能自保,但病痛的折磨却谁也保不了。更多的是勉勉强强只能自我温饱,凄风苦雨伴随晚年已成定局。
且城市贫民,恐怕死亦难有葬身之地。所以,本站苦劝世人,认清形势,不要盲目依赖所谓现代科技医疗,那解决不了你的根本疾病和痛苦,只能急病急疗治标而已。唯有丹道自我修炼,才是你健身、防病治病治本、自我照顾甚至延长寿命的正途。
年轻人不可因为暂时的健康而忽略修炼,越早修炼越可驻颜保本;年老在家者,修炼机会、条件更好,虽然功效较年轻人慢许多,但却是你性命再造、幸福度过晚年的最佳途径,不要痴痴呆呆、一日三转只溜达、无聊而又无奈地虚度光阴去等死。

 六、静坐可治百病,但治病不是目的 
丹道的基本方法是静坐,静坐炼出真炁,炼出真我,炼出本能,炼出长生。同时,静坐可以治五脏等许多疾病,而且是治本。尤其是那些现代医疗无法治愈的慢性绝症,最有希望自我治愈。绝症来自于心性的失调致使五脏受损,而丹道修炼恰恰就是他的克星。
对于那些慢性疾病缠身者,或年虽老而志不灭者,遇到本站实在是今生福气。只要你从修心开始,真正认识到修心的重要性,那你就会返老还童,获得新生。如什么肾炎、糖尿、前列腺、心病肝炎、颈椎血压、三高三低、腰腿不灵等,统统见鬼去吧!只要你有勇气,有信心,能活动,不完全依赖别人和药物,那就有希望。一句话,向道修炼、自我改造、自度自生、功成度人,就是本站之初衷,你不妨一试。
静坐还可以使肥人变瘦,瘦人变壮。不过,治病只不过是丹道修炼的必然过程和不值一提的附带功能,所以治病并不是我们静坐的主要目的,而是性命再造重塑今生,发现真我,体验人生的最高价值,这才是我们修炼的真正目的。

 

如果将修炼当做治病,那非但治不好病,而且也不能得道。因疾病是偿还业债,具有因果关系,唯有修炼向善积德,才能真正还业而使疾病痊愈。所谓偿还业债,是指修炼中须忍受极大痛苦,没有痛苦,就没有进步,更还不了业债。
在此提醒,大道不佑心浮气躁、争名夺利、冥顽不灵、德行不端之辈,即使修炼,若过不了“修心”一关,则修而无益。大道亦不佑六根不全之人,所谓“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先天残废之一者,其中“身”即性器,“意”即精神。这些人只可修习一般小乘法即可,不可期望中、大乘之功。所谓“小乘”,即丹法筑基之功等。
丹道周天不仅是我们每一个修炼者可以实现的方法,而且学无止境,就像上学一样,学到哪步,就有那步的收获。所以可根据自己的实际,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长期修炼。
只要按法打好基础,以后的进一步深造就会接上而连续。当然这是对于我们当今大多数人来说,渐法是也。对于那些极个别具有慧根的少年,则有可能仅“炼神还虚”之一节功夫,就可一朝顿悟,一鼓作气而超生如来之地。不过,这种人是少之又少,世所罕见。
“大道无为本自然,功夫不到不方圆。三岔路口寻真种,八卦炉中炼性天。没底法船能渡海,随身药物可延年。”谨盼不甘于世俗的志士仁人毫无犹豫地步入大道,实现人生修炼的最高目标!
分享与收藏:  新闻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新闻视频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最新文章

版权所有:医养产业平台 备案号:辽ICP备2020012172号-1
Copyright © 2020辽宁省佑生健康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d
免责声明:本平台为一站式养生平台,所载内容来源,除本网站所创作及编写外,也有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意在分享对读者有价值的资讯。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创作者或机构所有。利他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去!感恩智慧的原创作者的辛勤付出及利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