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产业平台 » 新闻资讯 » 问道中医 » 正文问道中医 健康运动养生 东方智慧养生 家风家道 饮食药膳 资讯总汇 康养健康 

想要全年湿气不扰,千万少吃“招湿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8-07  浏览次数:249
       春天气候潮湿、阴冷、反复多变,空气湿气浓度大,故而身体也难逃湿气的侵害。

昏昏欲睡,身体沉重,肠胃不佳、精神不振、四肢沉重、皮肤起疹子、雀斑加重等都是湿气重的表现。

湿气也有内湿与外湿之分。外湿多由气候潮湿,坐卧湿地而致病。内湿的产生可能是因为脾胃运化能力下降,也可能是从口吃进去的太多。

其实,想要减轻内湿,通过戒口的方式,尽量少摄取或者避开摄取一些容易生湿生痰的食物就可以有很好的效果。

 

这些食物,越吃湿越重!

 

01

含糖多的食物

中医讲“甘助湿”,所以身体里已经有一些湿毒或痰湿之毒存在的人群,应该尽量避免摄入含糖量较高的瓜、果、薯、蜜。

此外,含淀粉多的食物也易生湿,这是因为,甘入脾,健脾的同时如果不注意控制摄入量,就容易生湿。

02

冷饮、生果蔬

中医讲“寒凉伤脾”,伤脾后,脾的运化功能减弱,也容易促进湿气生成。

所以,虽然天气转暖了,但冰啤酒、冷饮等还是要少吃,否则会损伤阳气,导致脾胃虚寒,从而加重湿气。

03

煎炸、烧烤食物

煎炸、烧烤食物虽然好吃,但比较油腻、不好消化,吃多了容易加重脾胃的负担,促进湿热之邪的生成。

04

凉茶

多数凉茶性凉,经常喝容易导致脾胃虚寒,从而加重湿气。

即便是一些祛湿凉茶,如薏仁祛湿茶、五花祛湿茶,天天喝也会损伤脾胃,湿气越祛越重。

 

4个习惯加重体内湿气

 

01

睡不够

从中医角度来说,睡不够就是脾虚的症状。睡好觉,也能让我们的身体更轻盈。

建议每天晚上11点前就睡觉,每天增加一些运动会让你的睡眠质量更高。

02

运动少

运动少的人,常会出现身体沉重、四肢无力等湿气大的表现。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身体还可能出现疾病。

适当运动,如跑步、健走、游泳等,可促进身体器官协调运作,加速“排湿”。

03

老坐着

久坐会使人的脑供血不足,导致脑供氧和营养物质减少,加重乏力、失眠、记忆力下降等,还会引发全身肌肉酸痛、脖子僵硬和头疼、头晕。

04

不通风

一些生活细节,也会导致周围环境和身体里的湿气加重。比如,喜欢坐在地板上玩耍、长时间呆在密闭的房间里等。

建议大家平时要适当开窗透气,特别是房间内潮气重时。

祛湿饮食

祛湿的首要任务就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适量、均衡。大多数豆子都具备健脾祛湿的特性,可适当多吃绿豆、赤豆和扁豆等豆类食品;多食小米、薏苡仁、玉米、红小豆、白萝卜、紫菜、扁豆、海带、木瓜、山药、冬瓜、莲子、芡实等健脾利湿的食物。


每人身上都有3个“排湿口

 

中医为大家推荐3个身体自带的天然祛湿开关,平时可以多按按。

01

委中穴

委中位于腿窝中心点上,膝关节后面,走膀胱经。


  膀胱经是人体排毒祛湿的通道之一,委中便是这个通道上的排泄口。建议大家平时多敲打此穴,每次30次左右。

02

曲池穴

曲池穴是人体手阳明大肠经上的重要穴位,大肠经的湿浊之气常聚集于此。


  该穴位于肘横纹外端,手肘关节弯曲的凹陷处,大家平时可在肘窝位置连续拍打5分钟左右,以感觉到酸胀为宜。

03

阴陵泉穴

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下缘凹陷中。


  阴陵泉穴是足太阴脾经上的穴位,是人体重要的排湿大穴,常按有清利湿热、健脾益肾的功效。以穴位为中心,用拇指顺时针逆时针旋转各揉1~3分钟。

 

分享与收藏:  新闻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新闻视频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最新文章

版权所有:医养产业平台 备案号:辽ICP备2020012172号-1
Copyright © 2020辽宁省佑生健康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d
免责声明:本平台为一站式养生平台,所载内容来源,除本网站所创作及编写外,也有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意在分享对读者有价值的资讯。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创作者或机构所有。利他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去!感恩智慧的原创作者的辛勤付出及利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