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问道中医
建立大脑正向酬赏机制,让多巴胺助你更健康
2021-09-09 23:42 点击:240
生命需要运动!多巴胺,是促进想动、想学习新事物的荷尔蒙。如果缺少,会让人提不起劲。此外,肾上腺素、β脑内啡等荷尔蒙,也能使人愉悦、幸福。
“多巴胺”的酬赏机制
近年来,医学的进步令人惊叹,从生理学角度渐渐解开人体的奥秘,本文从荷尔蒙这个角度切入。
多巴胺(dopamine)与肾上腺素(adrenalin)这两种荷尔蒙,不仅可使我们更有效率地工作或生活,还可以为我们增添生活色彩。
肾上腺素是激发与产生能量的激素,多巴胺则负责愉悦及酬赏。
多巴胺、肾上腺素、正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三者属于儿茶胺类(catecholamine)神经传递物。从人体合成这些荷尔蒙的顺序来看,多巴胺最先形成,再来是正肾上腺素,最后形成肾上腺素。
六十年前左右,医学界认为这些荷尔蒙没什么作用,视为一般的生理物质。荷尔蒙的存在虽然早已证实,但当时并不认为荷尔蒙的平衡对人体有什么影响。
到了一九六零年代,科学研究证实,脑部含有大量多巴胺,尤其是在大脑基底核(伏隔核)含量最丰富,其次是肾上腺。因此推测多巴胺对大脑有“特殊作用”,于是世界各地纷纷展开各种研究。
由于多巴胺具有快感的作用,因此又被称为“脑内啡”。哈佛大学动物研究已经证实,当大脑停止分泌多巴胺时,动物会停止进行热衷的活动。
此外,多巴胺还与一些重大疾病有关。这些重大疾病包括抑郁症、帕金森氏症等。
帕金森氏症最早由一位英国医师帕金森(Dr. James Parkinson)于公元一八一七年,首次于医学文献中报告,有四位病患四肢及躯体颤抖、僵硬、行动缓慢。帕金森氏症的原因,认为是位于组成大脑基底核的黑质致密部的多巴胺神经元(神经细胞)受到损伤的缘故。
神经元受损的结果,让多巴胺的释出量减少,进而使得身体的作用迟缓降低。对运动、肢体动作有极大影响。
人们有意识地做什么,或是有意识地不做什么,所有行动的背后都有动机(motivation)。多巴胺就是连结动机与活动的荷尔蒙。活动的时候,多巴胺会增加,激励我们更想动。若是不活动,多巴胺会减少,所以会更不想动。
当我们想要进行某种活动,多巴胺神经元就会活化。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适应生活环境,就是每天的基本活动。
多巴胺是人类学习的强化因子,我们体内的多巴胺经由各种学习,形成“酬赏机制”,也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因此多巴胺是“酬赏荷尔蒙”。
如何增加多巴胺?健走、旅行、设目标
多巴胺与老化的关系非常密切。人类的年龄每增加十岁,平均会有10%的多巴胺神经元死亡。
有个统计,假设二十岁的人体内有100%多巴胺神经元,经过八十年,成为百岁老人,这时多巴胺神经元几乎全部死亡,所有人都会出现帕金森氏症。而一般人如果脑部减少20%多巴胺神经元,就会出现帕金森氏症的症状。
八、九十岁的高龄者,动作会变得不灵活,这是一种自然的老化现象。由于多巴胺减少,发生帕金森氏症的可能性增加。相反的,四、五十岁或六十岁,这时虽然多巴胺神经元会随着年龄增加而减少,但份量还足够。
做一件事能得到奖励,让脑部感测到酬赏,可增加多巴胺。
做了使心情愉快的事情,脑部会获得“这样做很快乐”的感受,用功读书,吃甜食、达到目标,到想去的地方;白天辛勤工作,晚餐享用美食。生活虽然很单调,但这样的学习活动循环,可以让多巴胺增加。
应用这个原理,每个人都可以让多巴胺分泌增加,因此多巴胺是可以自行调节的荷尔蒙,但是其他荷尔蒙则不可以。
大家都知道,健走对身体健康的益处,有报告指出,走路能增强人体的钙代谢,使钙充分供应脑部,有助于产生多巴胺。但是运动不要过度,以免造成负面的运动伤害。
此外,新的刺激,例如一辈子从未体验过的状况,第一次到国外旅行,与很想见的人见面,或是造访很想去的店,到新领域进行探索等,这些“第一次的经验”都能刺激多巴胺的分泌。
在生活中设定各种小小的挑战,产生某种程度的紧张感,可以体验到无以言喻的快感,这正是得到酬赏的感觉。
在学生时期,进行棒球或足球等运动的练习,是为了比赛,比赛可以提升练习效率;继续前进,则可以进入职业领域。当然,运动并非只是为了成为职业选手,但成为职业选手,的确是酬赏的一个结果。
设定小目标,例如为了考试排名、取得证书而用功读书,进行的过程很单调,成果期很长。这时可以设定时间段,若在一定期限内达到某种成果,就可以得到酬赏,这样可使单调的工作产生变化,效果也比较好。
“多巴胺”要适量
挑战搭配享受,有助于多巴胺适度分泌,多巴胺虽然可以为我们带来快乐,但如果多巴胺分泌过多,反而会造成情绪低落。
多巴胺过多,可能会导致我们过度沉迷或上瘾,迷失自我。例如,赌博会使多巴胺暂时大量分泌,使我们得到酬赏的快感,但长期赌博的持续紧张状态,会造成多巴胺分泌疲乏,身体反而会失去动力,脑部丧失判断力。
有报告指出,多巴胺过剩,会造成人体出现各种异常行为,包括幻觉、幻听等。
一个人爱吃什么就吃什么,这样的自由很快乐,但深藏陷阱。吃东西的时候,如果分泌过多的多巴胺,会导致饮食过量。“吃饭八分饱”,老一辈的经验,这个结论在健康研究中,也获得科学证实,避免引起暴食症,防患于未然。
相反,如果多巴胺降低,会变得行动迟缓,肌肉僵硬萎缩,做事有气无力,甚至会感受不到喜悦,陷入负面的抑郁情绪。
这时,对于外界的关心也会降低。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觉得无所谓。不仅欠缺对周遭事物的关心,也会缺乏动力。因此多巴胺过多过少都没有益处,适度分泌最为理想。
要促进多巴胺适度分泌,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或是多尝试新的经验,因此,可利用多巴胺的特性,设定组合“不喜欢做的事”和“喜欢做的事”,让自己既能完成工作,又能使多巴胺适量分泌。例如:
持续一周的肌肉训练和健走→ 达成则可以去泡温泉
要吃有营养但不喜欢的食物→ 达成可以选喜欢的食物来吃
主动与不合意的人攀谈→ 达成可在周末买自己想要的东西
有些人过着宅居生活,到最后渐渐地连煮饭吃都觉得很麻烦。
假如到了这种程度,表示体内荷尔蒙分泌已经濒临危险。如果连吃东西都觉得麻烦、讨厌、痛苦,更应该事先做一些设定,让自己保有期待。
找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有兴趣的东西,安排组合一下,振奋情绪。在平淡的生活中,做一些调整,能重新提供多巴胺的分泌,让一蹶不振的精神慢慢恢复。
转自:阿沐养老
版权声明: 本平台旨在传播医药健康知识,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