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魄”字是白色的鬼,白代表阳气,有阳气有实质的这个精神部分叫做魄。没有实质的,人死后肉体实质已经完了,就是鬼旁边加个“云”字,那就是魂。云就是天上的云,有时聚拢来看见了,有时散了看不见了。所以魂魄是代表生命的死亡与存在两个阶段。那么精神是哪里来的呢?归纳道家的说法,分为两部分,神属于性,本性;精和气属于命。道家早就把身体分成两个宇宙,我们这个肉体存在是我们的命,所以身体是命。至于那个性呢?那个就是神,不属于这个身体,但身体也是性的部分。比如电,这个电是通过灯泡发亮而发生作用。灯泡坏了就不能通电,也不起作用了。因此道家的理论同佛家或其他的不同,认为修道的人必须要性命双修。
拿人的生命来说,“魄中魂半”,睡着时会做梦,睡着时不是死亡,所以魄还在这里。中国医书讲魄在肺中,肺是呼吸系统,睡着时呼吸连续没有断,所以没有死亡。为什么会做梦呢?魂跟魄两个没有结合在一起,灵魂出窍啦,跟魄不结合。不做梦的时候魂在哪里?肾管水,肾不只是两个腰子,包括身体整个的荷尔蒙系统。所以真正睡着,心是火,肾是水,水火相济就是心肾相交,魂还是在体内,所以不会做梦。当水火不相济时,魂就离开这个身体。所以我们中国的神话画人做梦,都是头顶上出来一个人,外出去玩啦。一般认为这个叫出阴神,实际上是灵魂出窍,拿病理学讲很严重,轻一点是梦游症,严重一点就是离魂症。离魂症非常少,这一类拿现在的医学观念讲,同精神分裂有关联的。
魂是看不见的,我们的思想睡着时就变成魂,死后也变成魂,有作用而无形无相,所以没有肉体就看不见了。魄是有作用有形相,像年轻阳气就盛,到了老年精魄都散了,眼神也发白了,但是神魂还没有散。按照《易经》的卦象,这是到了第七变,叫游魂卦。虽然身体还活着,而神魂游于虚无之间,这个灵魂快要到土地那边去了。有许多老年人变成哈巴狗一样,嘴巴张开看电视,看东西时嘴跟眼睛也同时张开,像花一样张开了。你看花要谢的时候,就张开得很大。这些好像是笑话,由这个笑话,你了解了自己,晓得调养身体。
神魂如人之影,这个影不是我们灯光下的影,是思想上有个影像,等于我们形体上的影子。生命的精魄,精与神是可以修回来的,道家的工夫了不起就在这个地方,这是别家所没有的,是中国文化特殊的地方。你精神魂魄归到一起而起变化,只要把神气凝住,念头思想就不必管了,妄念自然没有了,真如正念也自然来了。道家走的是这个路子,而佛家光在那个念上打主意,搞了半天定不下去,因为气抓不住。道家是在神、气上打主意,神气拴住了,等于把情人抓住了,对方就非回来不可。佛家、道家、显教、密宗,各有各的长处,应用之妙在乎一心。
摘编自《我说参同契》《人生的起点和终站》(东方出版社)
-----------
“生从哪里来?死往哪里去?”照唯物论的解释“人死如灯灭”,这答案行不行?不能满意。事实上证明,人死不如灯灭。如社会学、心理学、医学、灵魂学的调查,有很多的事例证明,譬如说有的人没有死,已经有死的征象。不说远的,就说发生在台湾的事,有位老朋友的老太爷,在他死前三天的早晨,他自己的老太太,就看到她的老伴站在门前往外走。老太太呼唤他不要出去受了凉,但又倏忽不见了。再回到房间一看,老太爷还躺在床上呼呼大睡。这时老太太心里知道,老伴快要死了,所谓灵魂先出窍了。果然三天以后老太爷去世了。这种事例倒蛮多的,这许许多多事例,在科学上都还是不可知之数。
《论语别裁》(东方出版社)
------------
许多老年人睡不着,中国医学养生的道理,老年人睡不着是因为火水不相济。火水为什么不相济?因为心肾不交。心火,那个思想情绪的火,不能沉下来,肾水不能上升。肾水就是荷尔蒙,以及维生素等,不够的话,肾水不能上升,造成心肾不交,就睡不着了。养生之道先要培养脾胃,把心神凝定,自然就睡着了。所以老年人爱睡觉的,是长寿之相。火水不相济,就是心肾不能交,在理论上讲是魂魄分开了。魂是灵魂,就是思想意志。魄是生理上的,包括气啊!血啊!肌肉啊!荷尔蒙啊!营养啊!维生素啊!蛋白质等加起来,叫做魄。
有些人身体衰老了,变成骷髅形状,看到人哼哼啊啊,那是魂跟魄分开了。年轻的时候,魂魄两个是在一起的。所以中国人讲生命的道理,认为睡着时,魂没有离开身体,还在身上,归到某部分。魂归到后脑就做梦,魂到了前脑就醒了,如果藏在心肌之间,就睡得很安详;魂一旦离开了身体,那就是做大梦了。中国古代的说法,认为人做梦的时候,从自己头顶上就出去了。所谓“魂交”,是魂跟气交。气就是魄,所以我们叫气魄。真正睡着了,神气两相交,所以第二天精神饱满;没有睡好的话,神气没有交媾,那样就不行了。睡醒了像花一样,神跟气都充沛了,因为他两个相交了一夜。睡够了,咚,起来,充满了气与神,花一样张开了。
《庄子諵譁》(东方出版社)
-----------
《黄帝内经》上说,“故生之来谓之精”,讲到人的身体了。上天给我们生命的功能,地球给我们生命的力量,变成生命的存在,就产生精。精不是男女性交出精的精哦!精就是现在讲的细胞、基因,或者荷尔蒙,我们这里翻译不叫荷尔蒙,叫“激素”,这些都属于精。“故生之来谓之精”,所以老了、病了,人就瘦了,细胞出了问题。
“两精相搏谓之神”,有阴阳气在里头,它是讲唯物了。这个生命有两个精,阴精和阳精,每个人本身有阴阳的精。“相搏”,两个互相纠结合拢来,这个力量绞起来就产生“神”了。所以我们老了,眼睛老花,神不够了。像我现在还可以,因为我晓得养神,养精养神叫保养精神。
“随神往来谓之魂”,脑筋的思想叫做魂,灵魂。在中国文化的灵魂是唯物的吗?不是,但也不是唯心的,是唯物唯心两个同体变化来的。随神往来就是魂,我们思想是魂。所以看古书,或看古代木刻的画,人死了,上面出来一条线,灵魂出来了。做梦叫神游,我们古文讲自己做梦,神离开头顶去外面,魂出去了,先由脑通到心脏,全身通的,“随神往来谓之魂”它跟着这个神跑。以前老一辈子的人,会看老人的生存时间。譬如我有一个老师,有一次我父亲告诉我,你那个老师我看“不久之客”了。不久之客就是活不久了,在这个人世做客的时间没有多久了。我父亲对我讲,旁边就有人问他,你怎么知道的?我父亲说,他的神已经张开了,像花一样张开了、散了,看到人茫茫然,所以就不久了。这是说“随神往来谓之魂”。
“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魄是睡着了的那个气,我们睡着了身体还在动,会呼吸,呼吸同肺很有关系,这个叫做魄。魂魄是两件事,你要研究中国字的不同哦!什么叫鬼神呢?往下面去的叫做鬼,向上冲的叫神。鬼字旁边有个云字的叫魂,鬼字旁边有个白字的,一股气,叫魄,就是呼吸,就是心脏跳动。你们如果看过死人,到医院里看到快要死的人,他那呼吸,“呵!呵!呵”(急促状),就是他的魄快要散了,呼吸快要完了;它同呼吸关系很大。
《二十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东方出版社)
-----------
形神两个是可以分开的,这是中国传统文化,道家儒家都晓得。现在在我们的肉体上的这个形神,名称变了,叫做魂魄。魂是灵魂,就是神变的;魄就是生理上精气变的。所以一个人要是魂魄分开了,就是快要死亡了。有许多心理病、精神病,就是人到了这个境界,到医院里精神科看看,有许多严重的精神病例。
我有一个朋友做过省主席,他的父亲是读书人,当然也是个富贵人,我们都见过。老太爷、老太太两个都修道,都七八十岁了。有一天这个老太太就告诉一班朋友说,我的老头快要走了,他的魂魄已经散了。她说老伴打完坐习惯在椅子上靠着,再喝杯茶。有一天早晨,她自己打坐下来,向窗外面看,发现老太爷站在庭院里看花,她就叫他加件衣服,早晨天气太凉;可是他头都不回。她就回头自己找件衣服要给老太爷加上,结果转身看见老太爷还坐在椅子上,她说自己就傻了,晓得他快要走了,魂跟魄分开了。
所以魂魄两个,照医理学来研究是两个东西哦,有时候人睡眠不好,在古代的医学是魂魄不能交。譬如说我们失眠,血液向上面冲,思想多睡不着,或者茶喝多了,小便越来越多,魂魄两个不能相交。在瑜珈术来讲就是上下气的升降失调,不能凝聚了,凝结不拢。在中医的道理,失眠是心肾不交。其实不是心脏与腰子,而是讲心肾两个气的功能,它通电的过道,两个不能交换,所以睡眠就不好。
道家说夜里做梦,是因为魂魄不能相依了。很明显的,白天就叫精神,夜里睡着就是魂魄。譬如我们思想这一部分就是魂;生理身体部分剩余下来的力量,叫做魄。“魄”字旁边这个“白”字,代表已经返本还原了,一切都没有了。所以“魂魄”这两个字都从“鬼”部,这个鬼也是电能,看不见的,但是两个字边不同。白天我们这个魂魄就是精神,人的精神强烈,有思想,有体能;夜里睡着了做梦,是魂魄不相交。魂魄相交就得道了,就是精神归一。佛学讲精神归一就叫得定,叫做入定;道家就叫做凝神,神跟气凝结就入定,所以不能入定是因为气跟神不能凝结拢来、魂魄两个不能相交的缘故。
《列子臆说》(东方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