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轮太祖:指明太祖朱元璋,明代的建立者,1328年~1398年在世,幼名重八,又名兴宗,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风阳东)人。幼时家贫,曾入皇觉寺为僧。元末爆发农民起义,1352年朱元璋率众投红巾军,属郭子兴部。郭子兴死后代领其众,遥奉小明王韩林儿为首领。1356年攻占集庆(今江苏南京),称吴国公。接受朱升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实行屯田壮大军力,先后击败陈友琼、张士诚,改称吴王。1368年,建立明王朝,都南京,年号洪武。同年攻克大都(今北京),推翻元朝统治,逐步统一全国。明太祖建国后,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普查户口,丈量土地,均平赋役,兴修水利,推行屯田。抑制豪强贪吏,制订《大明律》,废除宰相职位,巩固中央集权,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疆域东北抵日本海、鄂霍次克海、乌地河流域,西界在河套西喇木伦河一线,西北到新疆哈密,西南包有今西藏、云南,东南到海及海外诸岛。轮,轮换、接替;崇祯吊丧:指明末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崇祯皇帝上吊而死,明朝灭亡一事。明思宗朱由检1628年继帝位,年号崇祯,故世人又称其为“崇祯皇帝”。1644年,李自成率起义军攻克北京,明思宗在煤山(今北京景山)自缢,明遂亡。明朝共历16帝,277年。
清军入关,大臣住藏。
清军入关:指清王朝军队进入中原,统治全国。1616年,东北女真贵族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1627年,其子爱新觉罗皇太极继皇帝位,1636年改国号为清,年号崇德。1644年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继帝位,年号顺治。同年进军中原,定都北京,统一了全国。至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封建帝制,清朝共历11帝,276 年;关;即山海关,又称榆关或渝关。在河北秦皇岛市,长城起点,明初置关戍守。北依角山,南临渤海,联接华北与东北地区。形势险要,自古为交通要冲,有 “天下第一关”之称;大臣住藏:清朝时中央政府在西藏设置了驻藏大臣,并订立各种政治制度和宗教制度,管理西藏地方事务。
粉碎叛卓,犁域设将。
卓:即和卓或和卓木,意为伊斯兰教始祖的后裔,旧时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封建主自称“和卓”,居住在新疆天山南路的伊斯兰教白山派清朝称为回部;粉碎叛卓:指18世纪中期,回族贵族大小和卓兄弟布那敦、霍集占发动叛乱,清朝乾隆皇帝派兵平叛。1758年,大小和卓兵败被杀,平叛取得胜利;犁域设将:犁域指伊犁地区。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清朝在新疆设置“总统伊犁等处将军”,简称“伊犁将军”。驻惠远域,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台湾复归,守卫边防。
这两句是说郑成功收复台湾,清王朝在台湾设府的一段历史。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南部地区,修筑了热兰遮和赤嵌楼两个要塞,后来他们陆续侵占了台湾全省。1661年民族英雄郑成功决心收复台湾。他亲率战舰350多艘,将士25000 多人,从金门出发,经彭湖,横渡台湾海峡,于台湾禾寮港(在今台南境)登陆,在台湾人民的欢迎、支持下,经过八个月的激烈战斗,终于打败了盘踞台湾三十八年的荷兰殖民者。1662年2月,荷兰殖民者投降,台湾回到了祖国怀抱。郑成功,明清之际的著名将领,生于1624年,南安(今属福建)人。本名森,字大木,曾被南明隆武皇帝赐姓朱,名成功,字明俨,称为“国姓爷”。1646年,清军攻进福建,他率部分将士到金门,誓师复明抗清。1662年率军将荷兰侵略军赶出台湾,歼敌1600多人。收复台湾五个月后病逝,年仅39岁。长子郑经继承父亲遗志,带领将士和民众肃清荷兰殖民主义残余势力,对台湾进行开发建设,发展农业、工业、贸易和教育,促进了台湾经济的繁荣。1683年,郑成功之孙郑爽看恢复明朝已不可能,便归顺了清廷,清军驻进台湾。次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边防。
鸦片战争,英占香港。
鸦片战争:1840~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18世纪末,英国对中国实行侵略政策,大量输入毒品鸦片。1838年(道光十八年)达到四万余箱,引起中国白银外流,财政国难。1838年底,道光皇帝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林则徐在广州严厉禁烟。于1839年6月3日至25 日,在广州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230余万斤,并多次打退英军的挑衅。1840年,英国在美国、法国支持下发动侵华战争。由于清廷腐败和武器落后,虽中国军队和民众英勇抗英御敌,仍失陷一些城市。1842年8月,清王朝派人与英国在南京议和,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从此,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英占香港:按照《南京条约》的“割让香港”条款,英国占领了中国香港。到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英人侵占香港达150余年。
戊戌维新,社会改良。
戊戌维新也称作戊戌变法,即1898年(农历戊戌年)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政治运动。1895年(光绪21年)清政府被日本战败后,民族危机十分严重。代表资产阶级和开明士绅政治要求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北京发动各省应试举人1300余人上书光绪皇帝,反对签定日本强加给的《马关条约》,以“变法图强”为号召,组织“强学会” ,掀起维新变法运动。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帝国主义阴谋瓜分中国的步伐加快,康有为又赶到北京上书,请求变法。1898年4月康有为等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宗旨,在北京倡设“保国会”。光绪皇帝接受变法主张,引用维新人士,从6月到9月陆续颁发维新法令,推行新政(故又称“百日维新”)。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操纵军政实权,坚决反对变法维新,9月21日发动政变,光绪帝被幽禁,谭嗣同等6人被杀害,康有为、梁启超逃亡日本,变法运动失败,改良社会的设想破灭。
辛亥革命,孙文思想。
辛亥革命:即1911年(宣统三年,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爆发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1905年,孙中山组织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同资产阶级改良派作斗争。在各省和海外建立革命组织,多次发动武装起义,为辛亥革命做准备。1911年,清政府出卖铁路修筑权,激起全国人民的反对。10月10日爆发武昌起义,各省纷纷响应,两个月内即有鄂、湘、陕、赣、晋、滇、黔、苏、浙、桂、皖、粤、闽、川等先后宣布独立,清政府迅速解体。12月,孙中山经 17省代表会议推举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 1日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2月12日,清朝皇帝被迫宣告退位,结束了清朝政府的统治。随后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次革命是经过资产阶级和农民、工人及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同盟而取得了确定性的胜利。但由于没有广大的民众基础,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压力下,4月,孙中山被迫解职,代表地主买办阶级利益的袁士凯窃据了政权,革命遂告失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年封建君主专制,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孙文:即孙中山,生于 1866年,卒于1925年,名文,字逸仙,广东香山(今中山)人,中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1894年,上书李鸿章,提出革新政治主张,被拒绝。遂赴檀香山组织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和“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政纲。1905年组织中国同盟会,被推为总理,确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他权”的资产阶级革命政纲,提出“民主、民权、民生”三民主义学说。1911年10月,领导辛亥革命;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布就任临时大总统职;2月13日,因革命党人与袁世凯妥协,被迫提请辞职。8月,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被选为理事长;1914年建立中华革命党,重举资产阶级革命旗帜。1918年,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1921年就任非常大总统;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宣言,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重新解释,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改组中国国民党成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11月,应邀北上讨论国是,提出“召开国民会议和废除不平等条约”两大号召。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遗嘱“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在哲学上,提出“知难行易”说,批判“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的保守思想。遗嘱编有《孙中山选集》、《孙中山全集》。
联盟抗倭,国共两党。
联盟:国家、阶级、政党或团体之间结成的联合关系;倭:即日本,古称日本为倭;国共两党:指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这二句说的是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联合抗日。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东三省。蒋介石命令东北军“绝对不得抵抗”,并将以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军和以杨虎城为首的西北军,调至陕甘一带进攻中国工农红军。在外敌当前的形势下,张杨二人与红军实现停战,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遭到蒋介石的无理拒绝。1936年12月,蒋介石到西安督战,12日,张杨发动西安事变,在临潼华清池扣留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提出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8项主张。在中共代表周恩来等人的调停下,蒋被迫接受了张杨的条件。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后,从1937年2月至7月,中国共产党多次派周恩来等人同国民党就两党合作抗日的问题举行谈判。7月7日,日本侵略军炮轰卢沟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第二天,共产党通电全国,号召全民族抗战,再次提出国共两党合作问题。之后,又将国共合作宣言送交国民党,表示愿意在团结抗日、实行民主政治的前提下,取消苏维埃政府,改编红军。根据两党协议,西北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9月22日,国民党公布了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自此,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
定都京师,人民解放。
京师:首都的旧称,这里指北京。这两句说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定首都为北京。从此劳动人民翻身解放,做了国家主人。以上写中国从炎黄时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几千年历史。
中华初繁,睡狮渐醒。
中华: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初繁:初步繁荣;睡狮:精神萎蘼不振、呆迷沉睡的狮子。20世纪20年代前后西方人把当时贫穷、懦弱、麻木的中国比为睡狮。这两句是说中国这只睡狮已逐渐复苏清醒,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世纪末,经过50年的艰苦奋斗、全面建设,中国初步走上繁荣昌盛之路。
玖久纪末,千年始零。
玖久:即九九或99,指1999年;纪末:世纪之末;千年:指2000年。这两句说1999年是20世纪的末尾,也表明上个千年的结束。新的千年、新的世纪已经从零开始。
宏业盛昌,妙策禀迎。
宏业:指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宏伟大业;盛昌:即昌盛。是兴隆、繁荣、丰茂意;妙策:好的政策;禀迎:承受、接受、迎接。这两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年,在一系列正确路线、方针、政策指导下,社会主义大业逐步兴旺发达、繁荣昌盛。
左右兼顾,总揽统领。
兼:同时进行几件事情或占有几样东西;顾:看、望;揽:把持、管领、统属。这两句说把握全局,兼顾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制定国家各个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内取稳进,外交志同。
志同:看法、认识相同。这两句说国内进行积极稳妥地建设发展,对外则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张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一律平等。反对霸权主义和大欺小、强凌弱。1953年提出国家之间交往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很快被世界大多数国家承认和认同,成为国与国之间交往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在这个基础上,中国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同各国人民发展友好往来。
阶梯过度,切忌狠猛。
阶梯:台阶、梯子,渐进的阶级。这两句说中国发展要平稳有序,不可盲目冒进。
六贼七害,监视审听。
六贼七害:出自《六韬?文韬》,六贼原指……。七害说的是……。这里以六贼七害指臣属中奸伪、贪佞和弄权误国之流;监视:从旁监察注视;审听:详究、考察听到的、看到的东西。
戒贪须效,践约宜恒。
戒贪:节制、禁止各种过分的欲望、爱好;效:效果、功用;践约:履行预先约定的事;宜恒:应当长久,持之以恒。这两句说从政为官应当节制自己的不良欲望,不贪不占,清正廉洁,有信守恒。
贬恶褒绩,赏劝罚惩。
贬:给予不好的评价,褒:嘉奖、称赞。贬与褒相对;恶:坏、坏事,与“好”、“善”相对;绩:功业、成绩;赏:赏赐、奖赏;劝:提倡、勉励;罚惩:即惩罚,处分、鞭挞犯罪或犯规的人。这是几种管理干部、治理社会的手段和方法。
操刃执斧,塞涓救荧。
刃:即刀。操刃执斧原意为用刀斧把树木长歪的枝条砍削掉,这里引申为依法治理国家,及时纠正错误与偏差;涓:细小的流水,荧:荧火虫一样的火星。塞涓救荧意为重视堵塞细小的漏洞,以防止河堤溃塌,及时扑灭极小的火星,以防止酿成大的火灾。要防范于未然。
势如突起,抽薪熄平。
势:形势;突起:突然而起;薪:柴。要使燃起的大火熄灭,需抽掉下面的木柴,要彻底解决问题,必须解开其根本症结。
途逢险兆,消芽于萌。
兆:征兆;消芽于萌即消灭于萌芽。出现不好的苗头要在其萌芽之际禁毁,出现危险的征兆要及早消除。
调息止纷,贵在用衡。
纷:纠纷、纷争;衡:称、衡器,借用为公平。处理问题、解决矛盾、平息纷争,重要的是公平、公正。
依法谋治,官吏皆正。
治:治理;吏:旧时大小官员的通称,与“官”同义;正:纯、平、直,不偏邪。依法管理干部、治理国家,各级官员和工作人员才能正直守法、勤政奉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