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道德经》第53章:​对统治者的要求
2021-08-18 00:10  点击:275
 第五十三章:对统治者的要求

【原文】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迤yí)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cháo)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非道也哉!

【意译】
老子告诉大家:对统治者的要求

假如我确有所知,我就要奉行大道(自然之道),并且要小心戒备地避免行入小道、邪道。

大道(自然之道)很是平易,而有人却总是喜好小道。一方面是朝政败坏,农田荒芜,粮仓空虚;

一方面却是穿着锦衣带着华丽的美饰,随身佩戴利剑,天天饱食美食而不厌,搜刮过多的财货去浪费。

这实在是强盗式的统治者,这是不合于大道的啊!

(倡导用道的方法统治社会)(体现了老子无奈的心情)

【感悟】
本章老子通过揭露社会的阴暗面,倡导用道的方法统治社会。

1、本章作为论文,可以明显的看出,后面还应该有一部分是老子根据道的方法提出的统治社会的方法,这一部分可能被删除了,因此本章缺少了论述部分和结论部分。

2、这也充分应证了《道德经》很多地方被删改了。这也是《道德经》难懂得原因,按照老子的智慧他不可能写一本别人都看不懂的书。

3、按照老子的思想,和大道的作用原理,我试着补上后文。

统治者应该向道学习,学习它:其母复守于其子周围,用自己的身体保护其子没有危险。其子用其光,反馈给守护它的母体,为其照明,哪怕是毁灭自身也无遗憾。做到爱民如子,人民才能喜欢,才能拥戴。孩子才会反馈爱戴,哪怕是毁灭自身也无遗憾。爱民如子国家才能强盛。

统治者应该具有上善若水的胸怀,与世无争,安息民众,减少战争,使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统治者应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以百姓所想为想,以百姓所思为思,以百姓所忧为忧。这样的君王百姓能不爱戴吗?国家遇到危险时,百姓能不舍命吗?

因此统治者应该用道的方法统治社会,才能使国家稳定,社会富强昌盛,百姓安居乐业。

4、对孩子的教育要从小引导孩子要走正道,不要走歪门邪道,告诉孩子什么是正道,是能走的道,什么是歪门邪道,是不能走的道。

 

查看更多《道德经》内容,请关注“福乎”公众号,搜索“道德经”或“老子”。

作者简介:陈少毅,汉族。1962年5月4日出生,大学本科学历,中教高级职称,高级中学教师,现在退休。(想认识陈少毅老师,可添加微信sheduoduo2020,帮你对接)

陈少毅——在这里我给大家讲道德经,一个目的,就是弘扬中华文化,传播正能量。让世界人民:看看中国有没有哲学家,看看中国有没有科学家,看看中国有没有理论家。让世界人民看看我们有如此灿烂的文化瑰宝,让世界充满慈爱和和谐。构建中华民族文化“以民为本”的思想、“天人合一”的思想、“平衡和谐”的思想、“广博慈爱”的思想、“与人为善”的思想、“勤俭素朴”的思想、“利而不害”的思想、“为而不争”的思想。

注:上述诠释解读,是陈少毅老师的个人观点,福乎站在中立观点予以推荐分享,以期各位朋友参考借鉴,建议大家也保持此理念。如果有不同观点,也特别欢迎,可以留言分享,也可以加入《道德经》免费学群,一起交流探讨。感谢关注,并请多提建议意见。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