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生八笺
行气诀第五
2020-12-07 11:16  点击:610
 诀曰:下丹田近后二穴,通脊脉,上达泥丸。泥丸,脑宫津名也。

每三连咽,则速存下丹田,所得内元气,以意送之,令入二穴。

因想见两条白气,夹脊双引,直入泥丸,熏蒸诸宫,森然遍下,毛发、面部、头项、两臂及手指,一时而下,入胸,至中丹田。

中丹田,心宫神也。灌五脏,却历入下丹田,至三里,遍经髀、膝、胫、踝,下达涌泉。

涌泉,足心是也。所谓分一气而理,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是也。

只如地有泉源,非雷霆腾鼓,无以润万物。

人若不回荡浊恶之气,则令人不安。

既有津液,非堪漱咽,须堪溉灌。
五脏发于光彩,终不能还精补脑,非交合则不能溯而上之。

咽服内气,非吐纳则不能引而用之。是知回荡之道,哂弥恚苑ㄌ靹t地。

想身中浊恶结滞,邪气瘀血,被正气荡涤,皆从手足指端出去,谓之散气。则展手指,不须握固。如此一度,则是一通。通则无疾,则复调之。

以如使手,使手复难,鼓咽如前闭气,鼓咽至三十六息,谓之小成。

若未绝粒,但至此常须少食,务令腹中旷然虚静。无问坐卧,但腹空则咽之。

一日通夕至十度,自然三百六十咽矣。

若久服气息,顿三百六十咽,亦谓之小成。一千二百咽,谓之大成,谓之大胎息。

但闭气数至一千二百息,亦是大成,然本色无精光。又有炼气、闭气、委气、布气,并诸诀要,具列于文,同志详焉。
发表评论
0评